长啸岩东古寺前,三峰相倚势相连。
偶逢云静得见日,若有路通须近天。
阴吹响雷生谷底,老松如箸见崖颠。
结根不得居平地,犹与莲花远比肩。
长啸岩东古寺前,三峰相倚势相连。
偶逢云静得见日,若有路通须近天。
阴吹响雷生谷底,老松如箸见崖颠。
结根不得居平地,犹与莲花远比肩。
这首诗描绘了草堂凌霄三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自然界的动态美。
首句“长啸岩东古寺前”,开篇即以“长啸”二字,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诗人站在古寺之前,对着群山发出的长啸之声,引人入胜。接着,“三峰相倚势相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三峰”,并用“相倚”和“势相连”描绘出三座山峰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壮观景象。
“偶逢云静得见日,若有路通须近天”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在云雾散去的时刻,太阳得以显现,暗示着山峰之高,连太阳都显得近在咫尺。同时,也暗含了若要接近天空,必经此山之意。
“阴吹响雷生谷底,老松如箸见崖颠”则将视角转向山间的自然景观。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风声,与山巅的老松形成鲜明对比,老松如同筷子般细长,矗立于悬崖之上,既表现了松树的坚韧不拔,也突出了山峰的高度。
最后,“结根不得居平地,犹与莲花远比肩”两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山峰以生命,表达了山峰虽不能居于平地,却依然与莲花(象征高洁)保持同等的高度,寓意着山峰的崇高与纯洁,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草堂凌霄三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