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养得采珠儿,兼采珊瑚石上枝。
珠母多生珠子树,海中攀折少人知。
家家养得采珠儿,兼采珊瑚石上枝。
珠母多生珠子树,海中攀折少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采珠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海洋气息和劳动者的艰辛。通过“家家养得采珠儿”,展现出采珠业在当时社会中的普遍性,孩子们从小就参与这项工作,反映出这一职业对家庭经济的重要性。
“兼采珊瑚石上枝”则进一步扩展了采珠人的工作范围,不仅采集珍珠,还涉及珊瑚的采集,增加了工作的多样性和危险性。珊瑚生长在海底岩石上,需要潜水者深入海底进行采集,这是一项既辛苦又充满风险的工作。
“珠母多生珠子树”一句,巧妙地将珍珠的形成过程融入其中,珠母(即产珍珠的贝类)在特定的环境中孕育出珍珠,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生命的奇迹。同时,这也暗示了珍珠的珍贵与难得,因为并非所有珠母都能产出珍珠,且采集过程极为艰难。
最后一句“海中攀折少人知”强调了采珠工作的秘密性和不易被外界所知的特点。在深海之中,采珠人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还要承受孤独和危险,他们的辛勤付出往往不为外人所见,体现了劳动者的默默奉献和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珠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与大海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艰苦环境下追求生存与财富的努力,蕴含着对劳动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马上催归,枕边唤起,谢他闲管闲愁。
正难行处,云木叫钩辀。
似笑天涯倦客,区区地、著甚来由。
真怜我,提壶劝饮,一醉散千忧。
人生,谁满百,闲中最乐,饱外何求。
算苦无官况,莫要来休。
住个溪山好处,随绿老、蜡屐渔舟。
虽难比,东山绿野,得似个优游。
雨送凉来,风将云去,晚天千顷玻璃。
婵娟依旧,出海较些迟。
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今何夕,空浮大白,一笑共谁持。
团栾,成露坐,云鬟香雾,玉臂清辉。
任短髭争挽,问我归期。
三弄楼头长笛,愁人处、休苦高吹。
沈吟久,支颐细数,四十九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