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座秋风动紫宸,寝园时祀敕亲臣。
云屯松梓衣冠集,月照庭楹俎豆陈。
天地有灵钟王气,山陵终古享精禋。
词臣欲献甘泉赋,指日皇舆驾翠麟。
玉座秋风动紫宸,寝园时祀敕亲臣。
云屯松梓衣冠集,月照庭楹俎豆陈。
天地有灵钟王气,山陵终古享精禋。
词臣欲献甘泉赋,指日皇舆驾翠麟。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拟中元谒陵》描绘了秋季皇帝祭祀先祖的庄重场景。首句“玉座秋风动紫宸”,以秋风轻拂象征着皇家的威严,紫宸殿是皇宫的重要场所。接下来,“寝园时祀敕亲臣”写出了皇帝亲自下令,尊崇祖先的礼仪,群臣聚集一堂。
“云屯松梓衣冠集”运用了比喻,将众多官员比作乌云般聚集在松柏环绕的陵园,显示出祭典的盛大和肃穆。“月照庭楹俎豆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祭奠仪式,月光洒落,祭品陈列,气氛庄重。
“天地有灵钟王气”表达了对天地神灵庇佑国家的信仰,认为这种祭祀能凝聚王者之气。“山陵终古享精禋”则强调了对先祖的长久而虔诚的祭祀。“词臣欲献甘泉赋”暗指文臣准备颂扬皇上的美德,可能是指撰写赞歌或祝文。“指日皇舆驾翠麟”最后预示着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翠麟指装饰华美的马车)即将参加祭典,展现出皇家的尊严与气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明朝皇帝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国家权力的敬畏,以及皇家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
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入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
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六平远树烟中出,百里清晖趣非一。
一片沧波海屿秋,千门霁色扶桑日。
沧波东逝日悠悠,忆昔英雄驻采舟。
御国归龙何处在,太常云去至今愁。
伸蒙岩头桂香晚,中丞石上苔花满。
陈迹空馀野鸟飞,英声不逐浮云散。
我侯远抱连城璧,僚佐相辉应籍籍。
近郭行春露冕时,古台下马弹琴夕。
风流墨客龙门士,挥霍霜毫寄深意。
都将胜槩纪方舆,更喜贤侯重民事。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
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
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
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带聊裹身。
萧条客舍三衢里,一片柯山对乌几。
得钱便买浙江鱼,浑家衣食公田米。
忽闻君来喜不定,几日狂歌候萝径。
斗酒空馀别后期,扁舟祗是山阴兴。
如何归骑太匆匆,冠盖纷纷祖钱同。
嗟予参差忽不见,怅望青天飞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