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绳仲远动珠旒,此日那堪汗漫游。
逐吏仍思惭宓子,故人何以恋并州。
粤闽几岁情相洽,风雨一尊山更幽。
幸有剑光当夜月,可能刻烛续诗筹。
才绳仲远动珠旒,此日那堪汗漫游。
逐吏仍思惭宓子,故人何以恋并州。
粤闽几岁情相洽,风雨一尊山更幽。
幸有剑光当夜月,可能刻烛续诗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应嶙峋枉酌草堂以诗投谢用韵赋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才绳仲远动珠旒,此日那堪汗漫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友人远行比作珠旒的摇动,而“此日”则暗示了友人离别之日的不易承受,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担忧。
颔联“逐吏仍思惭宓子,故人何以恋并州。”这里引用了宓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不能陪伴在友人身边的愧疚之情。并州在这里象征着友人的所在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牵挂。
颈联“粤闽几岁情相洽,风雨一尊山更幽。”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粤闽两地的岁月见证了两人友情的深厚,即使面对风雨,两人的友谊依旧如山般稳固,更加显得幽静深远。
尾联“幸有剑光当夜月,可能刻烛续诗筹。”诗人以剑光映照夜月为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愿意继续创作诗歌,与友人共享文学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睡起啼莺语。
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
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
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
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
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客路三湘远,天风八月清。
云间虽掩映,水底已分明。
且对当年影,休吟万古情。
喜君方向满,照我过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