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
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
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
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
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
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
吾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
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
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
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
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
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
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
吾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
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效渊明》。朱松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人生本无事,况我麋鹿姿”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暗示自己本性更适合于山林生活。接着,“一堕世网中,永与林壑辞”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对回归自然的坚定决心。
诗中“此行独何事,岂不为寒饥”揭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饥寒之苦,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弱岁慕古人,颇觉世好卑”表明他年轻时就仰慕古代隐士,认为世俗价值观低下。然而,“那知齿发迈,终然此心违”则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
“春风到山泽,鱼鸟亦知时”描绘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诗人希望能像鱼鸟一样顺应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吾行何日休,流目瞻长岐”表达了他对未知未来的迷茫,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尽期待。最后,诗人引用陶渊明的饮酒观,借“且用陶翁言,一觞聊可挥”来表达自己暂且借酒消愁,享受当下隐逸生活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朱松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疏离,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