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薰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
醉指长安道。波平天渺。
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明年春杪。
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薰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
醉指长安道。波平天渺。
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明年春杪。
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别离的画面,梦中的云雾散去,画堂帘幕轻启,晨光微照。室内残留的熏香和燃尽的蜡烛在光影中摇曳,华丽的宴席上金壶倾酒,似乎还残留着离别的忧郁气息。行者挥鞭离去,身影在尘土中袅袅,醉眼朦胧中指点着通往长安的道路。
词人感叹离别之早,青春年华被辜负,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无奈和对风月的留恋。他记得新学的歌曲,那旋律缥缈,竟是思念之情的曲调。他预想,明年的春天,宛溪的杨柳依然青翠,却不知是为了谁而美好。
整首词以宛溪杨柳为线索,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情的风格。贺铸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波澜与期待。
舟行历寒溪,黯黯云物暝。
昔闻铁炉步,今过铁炉顶。
铁炉已无睹,但见山水迥。
林木杳深黑,巨石立鼎鼎。
百里无炊烟,山径人迹屏。
颇闻舟人言,日者屡传警。
潜过崖壑下,仆从面目冷。
畏途真险艰,嘿坐心怲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