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竺寺》
《游天竺寺》全文
唐 / 卢元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水田十里学袈裟,秋殿千金俨释迦。

远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记石莲花。

武林山价悬隋日,天竺经文隶汉家。

苔壁娲皇炼来处,泐中修竹扫云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底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水田十里学袈裟”,以“水田”象征广阔的农田,仿佛是大地的袈裟,形象地展现了天竺寺周边的田园风光,与佛教的宁静与和谐相呼应。接下来,“秋殿千金俨释迦”则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富丽堂皇,殿宇金碧辉煌,如同佛陀释迦牟尼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远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记石莲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远道而来的访客可能在寻找象征智慧的月桂子,而老者或许已忘记了那些古老的石莲花,暗示着知识的传承与遗忘,以及对智慧的永恒追求。

“武林山价悬隋日,天竺经文隶汉家”则将天竺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融入其中。武林山的价格在隋朝就已经被悬置,意味着这座寺庙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而天竺寺的经文则与汉家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深厚根基和融合。

最后,“苔壁娲皇炼来处,泐中修竹扫云霞”描绘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苔藓覆盖的墙壁,仿佛是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的痕迹;而竹林中的修竹,则在云霞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天竺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与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联系。

作者介绍

卢元辅
朝代:唐

(774—829)滑州灵昌人,字子望。卢杞子。少以清行闻于时。进士及第,授崇文馆校书郎。杞死,德宗念之不已,特恩拜元辅左拾遗,历杭、常、绛三州刺史。考课最高,诏授吏部郎中,累进兵部侍郎,出为华州刺史,卒。元辅端静介正,人不以杞之恶为累。
猜你喜欢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其三

雨沉斜径没,水退涨泥存。

一院洼坳处,纵横屐齿痕。

(0)

师韫轩杂咏·其二

擘笺窗下学抄书,葱指纤纤运管徐。

写罢泥郎评甲乙,簪花字格果何如。

(0)

鹊踏枝.偶感,示永持

谁信人生难解决。水自潆洄,山自相重叠。

甚日根尘同断绝。花光镜影交澄澈。

眼底浮云心上月。缥杳楼台,筝笛供凄咽。

摆脱人间凉与热。千山万水无抛撇。

(0)

桃源忆故人

幽贞写韵情孤负。折尽河桥杨柳。侬意鹦哥知否。

近日浓于酒。疏灯绮阁黄昏后。往事几番回首。

梦冷屏空清守。一样难消受。

(0)

浣溪纱

杨柳蒙烟覆大堤。黄昏人拥市桥西。

画船灯影漾明漪。

玉笛新声方入破,断鸿江渚正愁饥。

酒阑犹问夜何其。

(0)

菩萨蛮

桑根三宿浑无据。春风秋月寻常度。单枕不成双。

梦为金凤凰。真成瓶落井。消息年年冷。

蕙草自芳菲。悦君君不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