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麌引》
《阳麌引》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今年祖龙死,乃至明年亡。

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

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

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

牂牁越巂入舆图,两戒山河归宰制。

佳兵不祥,天道好还。为贼自贼,为残自残。

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

徵兵以愿州,加饷以愿州。

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

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嚆矢繇支尤。

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

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以泽量尸。

幸而得囚,去乃为支。支口呀呀,凿齿锯牙。

建蚩旗,乘莽车。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

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天欲与之国家。

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亦然与。

中国之弱,盖自五代。宋与契丹,为兄与弟。

上告之神明,下传之子孙。

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

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

然而天监无私,馀殃莫赎。海水云昏,幽兰景促。

彼守绪之遗骸,至临安而埋狱。

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

大运之来,固不终日。

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

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

(0)
鉴赏

此诗《阳麌引》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权力更迭的洞察。

诗中以“祖龙”、“佛狸”等象征性人物,隐喻历史上的帝王,探讨了权力的兴衰与更替。通过“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的表述,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规律的思考,认为历史的进程虽有起伏,但总有其自然的法则。

“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描绘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与衰落,暗示了地方割据对中央权威的挑战。接着,“佳兵不祥,天道好还”强调了战争的破坏性及其最终的消散,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

“为贼自贼,为残自残”揭示了叛乱者的自我毁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这一句,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完整性的珍视,并指出乱局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裂。

“徵兵以愿州,加饷以愿州”反映了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举措,但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矛盾。诗中提到“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形象地描绘了地方叛乱对全国的影响。

“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嚆矢繇支尤”表达了对大规模叛乱的担忧,指出这种动荡的起源可能源自地方的不满。接下来的描述“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描绘了叛乱的残酷,通过“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以泽量尸”等细节,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

“支口呀呀,凿齿锯牙。建蚩旗,乘莽车”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叛乱者的凶残形象,同时“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则揭示了他们对无辜平民的残忍对待。

最后,“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天欲与之国家”表达了对叛乱者残暴行为的谴责,以及对天道公正的期待。通过“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亦然与”这一转折,作者似乎在探讨历史的因果关系,提出疑问,是否历史的进程有时看似无序,但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

“中国之弱,盖自五代”表明作者认为中国的衰弱始于五代时期,而“宋与契丹,为兄与弟”则反映了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的关系。接下来的描述“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揭示了地方势力对中央权威的挑战,进而导致了国家的分裂。

“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指出宋朝末帝的失政是导致国家分裂的原因之一。通过“然而天监无私,余殃莫赎”这一句,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信念,认为即使罪行无法完全得到惩罚,但历史自有其评判。

“海水云昏,幽兰景促”描绘了国家局势的严峻,暗示了时间紧迫。接下来的描述“彼守绪之遗骸,至临安而埋狱”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哀叹,暗示了首都临安的陷落。

“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通过引用天象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进程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性。最后,“大运之来,固不终日。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理解,认为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且天道自有其安排。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力量的耗尽和环境的恶劣。接下来的描述“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认为尽管当前面临困难,但历史的进程不会停止,新的领导者终会出现。

整体而言,《阳麌引》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以及对权力更迭、历史规律、人性善恶等复杂议题的深入探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予入华山而爱其名胜恨不登落雁峰携谢眺惊人句搔首以问苍天耳玩之不足而因成一诗山灵有知其尚羡予之奇观也哉

分茅忝秦土,奉祀主西岳。

兹晨奉明诏,温泉得疏瀹。

星言驾我车,遥遥出城郭。

路迂经华阴,寻幽有真乐。

山路阻且右,我马劳四骆。

行行及山腹,万仞如壁削。

霏岚湿我衣,云根还旋斫。

群山若儿孙,俛首谨然诺。

仙掌独凭虚,亭亭入溟漠。

飞瀑自天泻,灵苗皆大药。

或云巨灵氏,山倾赖渠托。

如招物外人,似引空中鹤。

我生有奇癖,高情腾碧落。

欲上莲华峰,遐观尽嵩洛。

飘然驭长风,何须蹑芒蹻。

恨无惊人句,搔首愧丘壑。

胜游惬素心,兹行真不恶。

但恐鼾睡翁,惊我驱山铎。

(0)

次韵留郑子初长史怀归

閒情未许寄盟鸥,秦国衣冠第一流。

仙桂有香秋淡淡,贞松无恙晚悠悠。

封王顾我犹青岁,作相怜君未白头。

道谊始终期不负,絷驹非是为私留。

(0)

新兴馆中

忆昨岁庚戌,提兵顿兹境。

铁马嘶长空,踏断云雷顶。

长鲸肆诛剪,折首投烹鼎。

仗剑指东隅,气吞沧海猛。

笙歌集丰屋,野店无宵警。

临流濯长缨,笑逐遨嬉请。

空门力舂者,天地夸同永。

捲旗入苍烟,幽讨期一逞。

鹊惊藤子落,鹤没松烟迥。

脩坂绝遗迹,寂寞春云冷。

沉檀爇孤殿,空绕百金铤。

即今三载馀,飘忽须臾顷。

壮士悲战袍,残僧恋灯影。

百年一惊电,流俗浪驱骋。

白日照我庭,长吟醉还醒。

泰山与蝉翼,轻重忘差等。

(0)

次韵魏端壁鸿胪述怀之作

红尘滚滚翳双瞳,一室萧然借远公。

守道懒随人俯仰,肃容常立陛西东。

平生志肯隳家学,薄宦情思翊圣躬。

闻说感时新扣闼,万言长疏已留中。

(0)

钟馗骑驴图为周可大宪使赋

阴风萧萧吹发寒,老馗夜踏山雨残。

恨生不作中执法,誓死肯负唐衣冠。

骊山梦破一回首,上帝毋烦六丁走。

魑魅都归鞭策中,嬴得骑驴袖双手。

(0)

月夜小饮李符台家

绿槐庭下动秋风,草酌相看一笑同。

久坐不知更漏永,月轮飞上屋山东。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