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平原舟中·其一》
《九日平原舟中·其一》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色日云莫,客行犹未休。

微霜渡远水,寒雨逗归舟。

九日殊方节,千山落水愁。

不知三径菊,开遍几丛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在平原舟中的旅人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联“秋色日云莫,客行犹未休”,以“秋色”、“日云”、“客行”为背景,点明了季节和人物状态,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诗人身处秋季,天边的云彩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他作为“客行”的旅人,仍在路上,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透露出一种执着与坚持。

颔联“微霜渡远水,寒雨逗归舟”,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微霜覆盖着远处的水面,寒雨轻敲着归舟,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又静谧的氛围。霜与雨,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象征着旅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归家的渴望。

颈联“九日殊方节,千山落水愁”,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结合,九月九日重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身在异乡,面对千山万水,心中涌起的是深深的愁绪。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节日的孤独感,更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不知三径菊,开遍几丛秋”,以“三径菊”为喻,暗指家乡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不知道家乡的菊花是否已经盛开,是否能像往常一样,成为秋天的一抹亮色。这一句既是对家乡景色的怀念,也是对故乡生活的向往,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安宁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度庾岭逢谢广文赴漳州博率尔言别

岭上相逢日欲曛,旂亭立马袂难分。

十年别有新华发,三仕官仍旧广文。

苒苒风尘悲异路,翩翩词赋想凌云。

兰湖漳浦须臾隔,愁绝啼猿不可闻。

(0)

夜宴邓卿云将军府第同诸生李明卿廉安卿陈子晋潘子敬李大亨时史先生与严思孔刘近之驾扁舟送余湖中风涛大作暮薄相失末首却寄·其二

匡庐万仞插青霄,彭蠡千源接海潮。

领略湖山千古意,不妨分手木兰桡。

(0)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其五

鸒斯随处可游身,罗网疏开天色春。

已把閒心对渔父,敢将哀怨托灵均。

(0)

说经训儿

天有庶子星,地有莫愁湖。

天地且犹然,而况于人乎。

(0)

辛丑七月八日贱生六十自述

银鱼久向碧山焚,蕉鹿沉吟未易分。

弧矢四方曾有志,鼎钟六秩尚无闻。

行藏谩拟从詹卜,懒拙惟应守召园。

每忆向来河鼓夕,几回却巧谢天孙。

(0)

登龙门塔分得龙门高深四韵·其四

缥缈丹梯倚翠岑,龙门俯瞰建江深。

崖边岩石窥人立,天际空花度鸟音。

身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相寻。

乾坤俯仰俱陈迹,汗漫何妨尽日临。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