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势卿的作品,名为《挽蔡久轩》。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道学和儒家思想的诗篇。诗中的“道学相承祖子孙”表达了对道统传承的重视,而“诸儒谁得似渊源”则是在探讨哪位儒者能够像孔子的渊博学问一样深邃。
接下来的两句“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表明了诗人对北宋时期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推崇。他们是当时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铜川而上”则可能指的是程氏兄弟居住的地方。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一定会认可并尊崇这些学问的信心,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这些思想的接受程度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最后,“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则是在赞美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深远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思想未能广泛传播和应用的遗憾,尤其是对于鲁地(孔子的故乡,即今山东曲阜一带)的儒学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特别是道学传统的尊崇,以及对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中推广和实践的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士大夫对于复兴儒学、弘扬道统的热忱之情。
渤海壮妇刘平妻,宝剑三尺风凄凄。
夫行夜宿枣阳戍,缺月堕地山云低。
南山白额半夜走,嗟哉刘平落虎口。
妇起操刀探虎窟,虎口完身夺夫骨。
英风动天发卓竖,眼惟见夫不见虎。
提虎肉,招夫魂,女中乃有裴将军。
书生不带看花福,忧乐阴晴手翻覆。
清明有约出郊游,旅枕梦回雨鸣屋。
贰车怜客开新宴,佳酿浓倾不论斛。
纵令野径踏残红,得似虚亭赏新绿。
布韦接膝忘轩冕,谈笑生风胜丝竹。
金鞍红粉杜陵诗,欢意虽同终近俗。
百岁清明各馀几,青春好醉流光速。
不看坐上病相如,元是三生狂杜牧。
吾闻青羊砦,上有蛟龙窠。
幽探已前期,坐阅日月多。
筋力赖未衰,自许善饭颇。
拟携钝毛锥,往就石上磨。
尚恐人迹稀,传闻或多讹。
此山东南来,奔涌如怒鼍。
未应千仞顶,潴此一勺波。
朅来读君诗,句法追涪皤。
谓此钟地灵,信哉蓄天和。
想见烟霞表,平视星宿罗。
拂拭一枝藤,远兴生嵯峨。
白云傥来迎,清风为前诃。
更约巢中仙,箯舆重来过。
一漱天池泉,三咏天池歌。
月明吹玉笙,鹤舞应婆娑。
儿童顾我笑,翁语多谈河。
欲对麋鹿眠,芳草寻阳坡。
百年更馀几,此事堪蹉跎。
方今文运熙,群贤起岩阿。
吾徒此游息,不乐当如何。
《次徐可玉天池韵》【元·吴存】吾闻青羊砦,上有蛟龙窠。幽探已前期,坐阅日月多。筋力赖未衰,自许善饭颇。拟携钝毛锥,往就石上磨。尚恐人迹稀,传闻或多讹。此山东南来,奔涌如怒鼍。未应千仞顶,潴此一勺波。朅来读君诗,句法追涪皤。谓此钟地灵,信哉蓄天和。想见烟霞表,平视星宿罗。拂拭一枝藤,远兴生嵯峨。白云傥来迎,清风为前诃。更约巢中仙,箯舆重来过。一漱天池泉,三咏天池歌。月明吹玉笙,鹤舞应婆娑。儿童顾我笑,翁语多谈河。欲对麋鹿眠,芳草寻阳坡。百年更馀几,此事堪蹉跎。方今文运熙,群贤起岩阿。吾徒此游息,不乐当如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MvvnlG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