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叶飞.夜雨感旧柬史云臣》
《霜叶飞.夜雨感旧柬史云臣》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霜叶飞

西风雁压凉云破,趱成暝色如许。

屏风几垒拥潇湘,正晚山碧聚。拟偷按、凄凉宫谱。

小楼寒峭移筝柱。

奈偏到此时,添几阵、潇潇淅淅,长夜难住。

对此倍怅无憀,银灯细炙,犹自顾影私语。

一从西北倦游归,只鬓催霜缕。总梦到、咸阳原去。

也应红尽骊山树。

算前情、都付与,一片青砧,三通画鼓。

(0)
鉴赏

这首《霜叶飞·夜雨感旧柬史云臣》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雨中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开篇“西风雁压凉云破,趱成暝色如许”,以西风、大雁和破云渲染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离别与迁徙的主题。接着“屏风几垒拥潇湘,正晚山碧聚”进一步描绘了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屏风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而窗外的晚山则显得格外宁静,碧绿的颜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拟偷按、凄凉宫谱”一句,借用了宫廷音乐的意象,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哀愁,仿佛在低吟浅唱中透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小楼寒峭移筝柱”则通过描写小楼的寒冷与筝柱的移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奈偏到此时,添几阵、潇潇淅淅,长夜难住”几句,将夜雨的淅沥声与主人公的思绪交织在一起,雨声似乎成了情感的载体,加重了夜晚的漫长与孤寂。接下来,“对此倍怅无憀,银灯细炙,犹自顾影私语”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如此情景时的无奈与孤独,只有银灯下的自我对话,成为心灵的慰藉。

“一从西北倦游归,只鬓催霜缕”回忆起过去的游历,岁月的痕迹在鬓发上显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沧桑。“总梦到、咸阳原去。也应红尽骊山树”通过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向往与感慨,骊山上的树木或许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辉煌。

最后,“算前情、都付与,一片青砧,三通画鼓”总结了整段情感的归宿,将所有的情感与记忆寄托于青色的砧板和三次击鼓的声音之中,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回忆的秋夜雨景,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途中有怀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

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0)

渭上题三首·其三

烟水何曾息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渔舟更不归。

(0)

送王上人还襄阳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0)

马嵬二首·其二

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

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九十

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

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七十三

紫水风吹剑树寒,水边年少下红鸾。

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