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青山屋下溪,溪山何处使人迷。
岩头老树排风正,门外垂杨拂浪低。
东渚晓烟萦舴艋,西山夜雨落菩提。
涓涓却笑三江水,未洗严光脚板泥。
屋上青山屋下溪,溪山何处使人迷。
岩头老树排风正,门外垂杨拂浪低。
东渚晓烟萦舴艋,西山夜雨落菩提。
涓涓却笑三江水,未洗严光脚板泥。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屋上青山屋下溪”,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屋舍依山傍水的环境,展现出自然与居所的和谐统一。次句“溪山何处使人迷”,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暗示了山水间的迷离之感。
接下来,“岩头老树排风正”描绘了山岩上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树挺立的姿态,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生命力的坚韧。“门外垂杨拂浪低”,则通过垂杨轻轻摇曳在水面的情景,增添了动态的美感,让人仿佛能听到流水声和微风拂过的声音。
“东渚晓烟萦舴艋,西山夜雨落菩提”两句,通过早晚景色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晓烟缭绕轻舟,夜雨滴落菩提,动静结合,富有禅意。
最后,“涓涓却笑三江水,未洗严光脚板泥”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收尾,将严光这位历史人物引入,寓言般地表达出即使江水滔滔,也未能洗净严光隐士的超然心境,暗含诗人对淡泊名利、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豁达。
林外溪边,深深见、一林寒雪。
惟觉有、袭人襟袖,暗香不绝。
天与风流标格在,肯同桃杏开时节。
也须烦、玉手折将来,和明月。
调鼎事,君休说。
龙笛韵,空悲咽。
将何助清赏,待传佳阕。
君不见广平词赋丽,挥毫弄翰心如铁。
便直饶、何逊在扬州,成虚设。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
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
聚复散,真珠碎。
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
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
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才入新年,喜两见、希奇盛事。
正五旦、虹流电绕,星枢呈瑞。
方庆千秋开宝运,又今六日生名世。
河清生圣岳生贤,风云际。
修月手,凌云气。
吞泽量,飞泉思。
况声名已自,惊天动地。
上寿不须儿女语,著鞭且展英雄志。
北方焰焰看来年,魁名字。
蓓蕾江梅,正好是、小春时候。
螺浦下、乾坤间气,山川锺秀。
作起风流今几代,诚斋心印亲传授。
更修名、大节与谁同,韩山斗。
修月斧,擎天手。
鸿敛翼,云归岫。
有庄园陶径,菊滋松茂。
只恐东山真事业,更应西洛登耆旧。
有年年、宣勤到鳌扉,黄封酒。
学富胸襟,才名擅、菊潭第一。
都缘是、文星在命,光联南极。
已向九霄横鹗荐,词埸独步花生笔。
况而今、好事又相逢,趋朝急。
增喜气,眉黄色。
须还做,龙头客。
且今朝满泛,寿觞琼液。
自昔箕畴称五福,惟公兼备真难得。
看明朝、夺取锦标归,头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