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昨来浓,问夜希无已。
珠点洒凌晨,踊虑风威起。
谷寒欲变雪,攒团散花蕊。
原旷就向阳,棼丝作旋止。
三白沾立春,覛土膏犹美。
不雨尚无妨,望泽更瞻企。
顾彼原田每,良农待兴耜。
巽二汝勿逞,好生天地理。
鸣条懒听间,饶愁未遑喜。
春云昨来浓,问夜希无已。
珠点洒凌晨,踊虑风威起。
谷寒欲变雪,攒团散花蕊。
原旷就向阳,棼丝作旋止。
三白沾立春,覛土膏犹美。
不雨尚无妨,望泽更瞻企。
顾彼原田每,良农待兴耜。
巽二汝勿逞,好生天地理。
鸣条懒听间,饶愁未遑喜。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微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洒落、云雾缭绕、谷地寒意、田野湿润等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对农事的关切与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首句“春云昨来浓,问夜希无已”描绘了春日云层浓厚,夜晚仍在持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珠点洒凌晨,踊虑风威起”通过“珠点”和“踊虑”形象地表现了清晨雨滴的轻盈与风力的微妙变化,展现出自然界中细微而又生动的一面。
“谷寒欲变雪,攒团散花蕊”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谷地的寒意,以及花朵在雨水滋润下绽放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春雨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原旷就向阳,棼丝作旋止”则通过对比开阔的田野与向阳之处的温暖,以及纷乱的丝线在雨后逐渐平静,隐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三白沾立春,覛土膏犹美”描述了立春时节,大地被三场春雨滋润,土壤肥沃,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不雨尚无妨,望泽更瞻企”表达了即使没有连续降雨,人们依然充满期待,渴望土地得到充分的滋养,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最后,“顾彼原田每,良农待兴耜。巽二汝勿逞,好生天地理”表达了对农事的深切关怀,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天地之理,不要过度干预,保持生态平衡。“鸣条懒听间,饶愁未遑喜”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欣赏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对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有所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微雨的美丽景象,还蕴含了对自然、农业、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正清和嫩晴天气,湖光山色如浣。
烟波一舸重来处,回首旧游未远。莺燕唤。
不似断桥流水寒雅岸。市朝苦短。
怅南渡沧桑,西泠烟柳,共此岁华换。
嗟今昔,狐貉一邱相伴。贤愚同尽何限。
滔滔谁作中流柱,金石波心不转。嵇阮懒。
不过是徜徉载酒江湖畔。乾坤尘满。
且揽辔登车,鸣珂儤直,来适子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