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其三》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寒风咽笳鼓,晓月带旌幡。

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

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

逝水何由止,清名后世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为安州张大卿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哀悼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寒风咽笳鼓”,以寒风中呜咽的笳鼓声起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气氛,暗示了逝者离世的场景。接着,“晓月带旌幡”一句,将月光与旌幡相联,不仅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也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威严。

“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逝者留下的痕迹和遗言时的感伤之情。这里的“陈迹”和“绪言”分别指逝者生前的事迹和遗言,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缅怀。

“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安息之地的景象。应山和梦泽是地名,石椁和松门则是墓葬的象征,暗示了逝者已归于宁静,长眠于自然之中。

最后,“逝水何由止,清名后世存”两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逝者清白名声将永存于世,不受时间的侵蚀。这两句既是对逝者品格的赞美,也是对后人传承美德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描绘以及对逝者名声永存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美好品质的永恒追求。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奉和陈少参偶成韵兼申谢意

秋堂夜酌酒如江,又听吴儿白纻腔。

嘉会为君留使节,狂吟撩我写东窗。

探囊叹乏青铜百,报德惭无白璧双。

倾倒不知潮已长,水工催我上舽艭。

(0)

诸葛孔明祠二首·其二

三代遗才独有公,草庐倾盖识真龙。

委身不负君三顾,讨贼先陈疏两封。

独恨吞吴成间隙,非于取益未从容。

莫将功业论成败,犹得千年绍汉宗。

(0)

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其八

看看秋色此平分,何处笙歌入夜闻。

独有多情端正月,年年依旧到长门。

(0)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十

四月时光过柳花,玉容随分度年华。

长门一样闲风景,犹胜明妃别汉家。

(0)

庆寿图为东莞黄先生赋

画堂戏綵春风暖,海屋添筹爱日长。

而母而翁跻仁寿,不知尧舜在虞唐。

(0)

后九月九日

秋色将相暮,开怀合举觞。

百年双短发,一岁两重阳。

往事已流水,菊花犹晚香。

独斟拼一醉,不惜老年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