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樊氏昆仲懒窠》
《樊氏昆仲懒窠》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君不见读书边,孝先谓。师可嘲,何典记。

又不见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

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

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

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

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

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

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

时人争赋懒窠诗,我羡懒窠诗不作。

(0)
鉴赏

这首诗《樊氏昆仲懒窠》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描绘了一幅懒散而超脱的生活画卷。

诗中首先提到“君不见读书边”,引出对两位懒人的描述,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接着,通过“孝先谓。师可嘲,何典记”两句,暗示了这两位懒人并不遵循常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与众不同。

随后,诗中提到“梁州阴子春,足不肯洗恐败事”,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阴子春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懒人不拘小节、不为世俗所累的态度。紧接着,“何须向人说道理,养得疏慵性如此”一句,表达了懒人不需解释自己行为的理由,他们的性格就是如此疏懒。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两位懒人的形象:“摆手便行谁家子,嵩洛之间两居士。”他们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如同隐居在嵩山和洛水之间的隐士。他们“未尝点检形骸外,挂角羚羊心已死”,表明他们内心已经超脱,不再为外物所动,甚至对生命的追求也变得淡然。

最后,诗人通过“问之非渔亦非樵,人言似痴还似高”两句,指出这两人的行为看似愚钝,实则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他们“叔夜自知不堪七,以书遂绝平生交”,引用嵇康的故事,说明他们深知自己的局限,选择与世隔绝,不再与世人交往。然而,他们却“一官从此束高阁,赖是天教闲处著”,即使身居官位,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懒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生动地刻画了懒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羡慕。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揭学士过武康山中十日薛外史江东未至二首·其二

一杯爱渠蒸蕨香,一槃劝我苦笋凉。

饱食翻疑得诗瘦,不如顿顿地椒羊。

(0)

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廿二韵

才设中庭燎,俄看密霰飘。

岁开环甲纪,星动指寅杓。

凤集天门榜,珂鸣月殿桥。

卿云同四表,和气集三朝。

陛级肪初截,云层玉旋雕。

句陈分彩队,步辇簇青腰。

积屑承盘重,吹花到笏消。

逶迤光斧座,凌乱缀珠翘。

乐共垆烟合,班随翠袖招。

阆风游广汉,玉局道逍遥。

北戏鱼龙舞,中岩虎豹调。

旌旗攒赑屃,冠剑掠招摇。

穆酒曾觞母,洪崖及见尧。

万年临紫极,一白庆璇霄。

朝会仪如此,骞腾意颇饶。

身唯参寂寞,世岂绌纷嚣。

姑射消疵疠,蓬莱倚泬寥。

瑶华搀戴胜,珠树引回镳。

有术探鸿宝,何人识爨焦。

竟须穷海岱,直拟并松乔。

书就神床写,香从别室烧。

怜君守华省,琢句废春宵。

(0)

墨杏花折枝

折得邻墙红杏枝,春风偷染墨胭脂。

恰如误入仙山路,虎啸林深月暗时。

(0)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其二封君达

入山服黄连,还乡骑青牛。

借得五岳图,□去三千秋。

(0)

重过天井关回辙庙

天井关前策马过,道徬古庙郁嵯峨。

石留辙迹深如许,道在人心耿不磨。

残雪初消山似洗,暖风才动鸟如歌。

自缘景物萦怀抱,莫怪重来感慨多。

(0)

闻朝觐官有喜且以致勉励之意于属吏云

圣主当天运,诸侯述职归。

佩声辞禁阙,香霭散朝衣。

戒敕颁天语,生成显化机。

勉旃图报称,莫使寸心违。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