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祈晴行西湖上呈馆中一二同官·其一》
《祈晴行西湖上呈馆中一二同官·其一》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踏尽红尘挹翠峦,江湖清梦入雕鞍。

濛濛薄雾浑疑雨,恻恻疏风不是寒。

野菊频催花事早,老枫初试叶声乾。

恰知病骨宜清景,恨不浮家学钓竿。

(0)
注释
踏尽:走遍。
红尘:世俗社会。
挹:欣赏。
翠峦:青山翠色。
江湖:指代广阔的世间或理想的生活。
清梦:清闲的梦想。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濛濛:形容雾气浓厚。
疑雨:像雨一样。
恻恻:微冷的样子。
疏风:稀疏的风。
频催:频繁地催促。
花事早:花开得早。
老枫:年老的枫树。
叶声乾:叶子发出干涩的声音。
病骨:病弱的身体。
宜:适宜。
清景:清幽的景色。
浮家:四处漂泊。
钓竿:钓鱼的工具,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走遍红尘,只为欣赏青山翠色,我的江湖之梦融入马鞍。
薄雾弥漫,仿佛是雨,微风吹过,却并不寒冷。
田野里的野菊花催促着花开得早,老枫树初次发出干涩的叶子声。
此刻我深知病弱之躯适合清幽的景色,只遗憾不能像渔夫那样随波逐流,学习钓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祈晴行西湖上呈馆中一二同官(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清新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踏尽红尘挹翠峦”形象地写出诗人走过繁华尘世,来到西湖边,满眼翠绿山峦,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接下来的“江湖清梦入雕鞍”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江湖情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梦想,骑着雕鞍仿佛融入了梦境之中。

“濛濛薄雾浑疑雨,恻恻疏风不是寒”描绘了西湖上轻雾弥漫,微风拂面的景象,虽有疑雨之感,但并非严寒,反而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的微妙变化。

“野菊频催花事早,老枫初试叶声乾”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迭,野菊花早早开放,老枫树也开始落叶,声音干燥,展现了西湖边生机勃勃又略带秋意的景色。

最后两句“恰知病骨宜清景,恨不浮家学钓竿”直抒胸臆,诗人自言身体虚弱,却深知这样的清幽景色最适合疗养,遗憾的是未能抛开俗务,过上隐居垂钓的生活。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五杂组诗二首·其二

五杂组,芝为盖。往复还,咸阳塞。不获已,见褦襶。

(0)

朱郎中伯邻养疴道院雨中见召赋此答之

习静依山侣,同怀复见招。

三花烟雨隔,一鹤洞天遥。

寒逼青霞馆,泥深白石桥。

月明应不负,樽酒听吹箫。

(0)

酬五岳山人黄勉之见寄

人壮三吴地,天开五岳图。

神交江月迥,目极海云孤。

老凤鸣琪树,秋花照玉壶。

洞庭骚雅会,知尔说狂夫。

(0)

秋日即事五首·其二

燕赵多愁日,兵戈未定时。

交游疏旧社,僮仆问归期。

驿路当秋断,胡笳带月悲。

晓来惊旅鬓,更益镜中丝。

(0)

春闺词

杨柳正啼莺,杨花飞满城。

春风天外去,落日海西明。

逸气摇金辔,豪华恋玉京。

不知游荡子,曾念百年情。

(0)

八月十三夜谭鸿胪子羽第同李太史子寔张给事巽卿莫膳部子良赋得秋字

当樽月欲满,良夜故同游。

宫阙散清雾,星河悬素秋。

病多还授简,客久数登楼。

喜结淮南侣,非关桂树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