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治寻山屐,初裁半隐衣。
声声杜鹃语,犹劝不如归。
稍治寻山屐,初裁半隐衣。
声声杜鹃语,犹劝不如归。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出游寻山的场景,诗人在细腻地描述自然之美。"稍治寻山屐"中,“治”字有整理、修缮之意,表明诗人对行走工具的准备工作,而“寻山屐”则是古代徒步登山时所穿的一种鞋,这里暗示了即将开始的探险活动。"初裁半隐衣"则展示了春日气候转暖,长衫已可裁剪至肘部,只露出一半,以适应渐热的天气,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接下来的"声声杜鹃语"中,“声声”形容杜鹃鸟鸣声连续不断,给人以和谐而不失野趣的感觉。古人常用“杜鹃”指代山林间的鸟鸣,这里则是借此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和声。而"犹劝不如归"一句,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这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内心产生了留恋之情,但最终还是觉得没有比回到家园更为舒适、惬意的选择。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淡泊名利,重视家庭与平凡生活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家园的眷恋,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小品。
烟螺想髻。更柳疏枫密,芳思无际。
缥缈空山,可是曾来,瞥见瑶阶仙侍。
人言海水三清后,有琼瑟、玉杯重遗。
恰无聊、化作朝云,一霎沧波迢递。
几度花开花落,对霞影犹忆。靓妆明惠。
石径苔封,化鹤人归,黯淡蕊珠文字。
浮萍偶值原无定,好认取、天花游戏。
奈梦回、雨泻高檐,窗外叶声如悴。
千村荆杞,待看春何处。一笑相逢去无语。
爱东皋数亩栽点桑麻,花更好、只合将家且住。
对花三叹息,开谢无端,过眼红芳竟谁主。
未要似仙源,流水东风,人间事、年年来去。
但唤取、娇莺与流连,便不是比邻,也成知故。
钩帘喧暝燕,絮风正急,忍问抱愁归。
绣尘摇梦短,几处垂杨,水曲暗鹃啼。
闲心漫理,怕尚有、一点芳菲。
刚凭得、绝尘书幌,绕树绿成围。凄迷。
单杯婪尾,小字蛮笺,更安排何计。
空怨他、高楼银烛,催送斜晖。
今宵泪到云屏隙,只断钟、疏鼓休提。
人静后,和春泥语低低。
深夜怯。疏帘弄清影,小庭明月。
林飞乌鹊,梦回胡蝶。
疑是晨钟动了,拂罗帷、莹似秋雪。景凄切。
此时情绪,几人能说。让我新词霏屑。
耐宵深、凉侵露袜。凝望到、妆台明镜,一般幽洁。
闲傍空阶,问若个、消受冰壶澄澈。锦衣叠。
谁被邻鸡唤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