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
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
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游人步入终南山云际院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变换与神秘。
首句“蔽日芳林迷去路”,描绘了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使得前行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迷雾之中,让人迷失方向。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探索。
次句“被蹊落叶误行踪”,进一步描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熟悉的路径也被纷飞的落叶所掩盖,行人的足迹也因此变得难以辨认。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第三句“转岩却见层峦出”,转折之处,山岩旋转,却意外地展现出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在告诉游人,尽管前路曲折,但总有新的风景等待着被发现。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寓意着人生的希望与转机。
最后一句“知是仙山第几重”,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在经历了迷路、迷失之后,终于发现了令人惊叹的美景,不禁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仙境。这句话不仅提升了诗歌的意境,也赋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游人在终南山云际院中所经历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变化,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筳最有情。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
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
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
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
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唐·冯延巳】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https://shici.929r.com/shici/uVALynUg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