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邓监簿南归》
《送邓监簿南归》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èngjiān簿nánguī
sòng / wángānshí

jiàntángmángránshíchūn

chángwèixiāngměishírén

shuǐyuègōngsānshìyúnshēn

háoliángsòngguīchùshǒudànbēixīn

注释
骊塘路:指代一个特定的地方,可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记忆。
茫然:形容心情迷茫,不知所措。
四十春:四十个春季,表示时间跨度长。
异乡客:指诗人自己身处他乡。
故时人:过去的熟人或朋友。
水阅公三世:比喻时间流逝,见证了一家三代人的变迁。
云浮我一身:以云自比,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濠梁:地名,可能是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方。
握手:象征性的告别动作。
悲辛:悲伤且辛酸。
翻译
再也见不到骊塘那条路,四十个春天过去了,心中一片迷茫。
我一直作为异乡的旅人,常常想起过去的老朋友。
岁月如流水,见证了你家族三代人的变迁,而我就像浮云一般飘泊不定。
在濠梁分别的地方,我们曾依依不舍,如今握手再见,只有满心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邓监簿南归》。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这两句通过对骊塘路(可能是指某条道路)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自己年华已过的无奈和感叹。骊塘路在这里象征着往昔的记忆和生活轨迹,而“茫然四十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表明诗人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天,年岁渐重。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这两句则深化了诗人的哀愁。作为长期的异乡客,诗人对家乡和旧友充满了思念。在遥远的地方,他时常回想起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这种情感在文中流露无遗。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这两句通过水的流逝和云的漂泊来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诗人用“水”比喻时间的不断流逝,用“云”象征个人生命的飘渺不定,从而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送别之时的心情写照。在濠梁这个地点,诗人与朋友告别,只能相互握手,而心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悲哀和辛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寄永嘉王博士

十万櫜鞬临易水,五营旗鼓出中山。

去年今日西岑别,回首吴山梦寐间。

(0)

次韵蔡景繁红梅三首·其一

故人江驿寄瑶华,紫玉枝头散嫩霞。

日暗露桃春尚浅,醉馀收面粉难遮。

绿溪地静东风遇,雕槛香寒晓月斜。

水满琉璃聊自喜,不堪尘眼秖空花。

(0)

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三

夫荣子方贵,全庆独乖离。

昼静兰羞歇,秋高薤曲悲。

晴云萦寿陇,霜日照铭旗。

无复升堂拜,空馀执绋词。

(0)

庾信宅

南都号多士,庾信乃辞客。

承家富缣缃,摛文烂组织。

应教来春坊,日坐学士席。

翩翩宫体谣,江左变风格。

巨盗掀台城,狂飙铩孤翮。

南飞江陵宫,杖策赴王绎。

经纶投中兴,感愤补天隙。

大厦岂一士,终此阳九厄。

陆机趋洛阳,夷吾入齐国。

濯足聊委蛇,怀邦已悲恻。

惜哉不遭时,淟涊无伟绩。

王室与身世,沦离两何益。

暮齿哀江南,聊将赋心迹。

楚郡故城阴,或云此遗宅。

寥寥旧山川,莽莽新黍稷。

是非不可求,秋风暮烟白。

(0)

东林泉

晋朝危乱有遗贤,陶谢宗雷总学禅。

释殿夜深神运木,社堂秋后玉成莲。

泉喷绣谷长时雨,云拥香炉白昼烟。

(0)

云山

白云随师来,师逐白云止。

山空师何在,木末白云起。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