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新芽、碧痕弦细,一篙湖上催发。
沧浪结得吴娃伴,两岸绿云梳发。柔更滑。
怕狼藉篷窗、未稳凌波袜。凭谁素札。
话桥影西泠,溪光南浦,烟霭镜中豁。
尊前事,记得能消酒渴。丝丝纤玉曾揭。
凝脂流箸花瓷贮,莫道蜀姜微辣。还笑啜。
倩钗燕调他、慢向挑鬟拔。扁舟未达。
纵不是秋风,唤侬归去,为尔也愁杀。
剪新芽、碧痕弦细,一篙湖上催发。
沧浪结得吴娃伴,两岸绿云梳发。柔更滑。
怕狼藉篷窗、未稳凌波袜。凭谁素札。
话桥影西泠,溪光南浦,烟霭镜中豁。
尊前事,记得能消酒渴。丝丝纤玉曾揭。
凝脂流箸花瓷贮,莫道蜀姜微辣。还笑啜。
倩钗燕调他、慢向挑鬟拔。扁舟未达。
纵不是秋风,唤侬归去,为尔也愁杀。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莼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上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剪新芽、碧痕弦细"描绘了湖面初生的莼菜嫩芽,如同琴弦般翠绿,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一篙湖上催发"则写出乘船出行的轻快与期待。
"沧浪结得吴娃伴"中的"沧浪"借指湖水,"吴娃"是江南美女的代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同伴共游的美好时光。"两岸绿云梳发"运用比喻,将两岸的柳树比作梳理秀发的女子,景色生动。
"柔更滑"形容莼菜的口感,"怕狼藉篷窗、未稳凌波袜"则写出船行过程中对莼菜的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接下来,诗人通过"素札"表达对友人的书信交流,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
"话桥影西泠,溪光南浦,烟霭镜中豁"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如西泠桥的倒影、南浦的溪光以及如镜的水面,意境优美。"尊前事,记得能消酒渴"回忆饮酒的欢乐,"丝丝纤玉曾揭"则赞美了莼菜的细腻质地。
"凝脂流箸花瓷贮"形容品尝莼菜的细腻感受,"莫道蜀姜微辣"暗示莼菜的鲜美,不需过多调料。"倩钗燕调他、慢向挑鬟拔"通过女子的动作,描绘出品食时的优雅情景。
最后,诗人以扁舟未达的旅程结束,表达了即使秋风呼唤归去,也为莼菜带来的愁绪所困扰,足见其情感深沉。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江南风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