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文章妙天下,世称善书兼善画。
松雪高斋秋气清,照眼琅玕入模写。
一竿秀出何潇洒,美人独立疏而野。
九疑云老楚江寒,翠盖临风为谁把。
魏公文章妙天下,世称善书兼善画。
松雪高斋秋气清,照眼琅玕入模写。
一竿秀出何潇洒,美人独立疏而野。
九疑云老楚江寒,翠盖临风为谁把。
此诗《墨竹歌(其二)》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景。诗中以“魏公文章妙天下”开篇,巧妙地将书法、绘画与文章的妙笔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意境。接着,“松雪高斋秋气清”,点明了创作环境的高雅与季节的清新,为后续画面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照眼琅玕入模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琅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明亮光线下的形态,仿佛直接进入了诗人的画框之中。接下来,“一竿秀出何潇洒”,进一步刻画了竹子的挺拔与风姿,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美人独立疏而野”,则通过“美人”的形象,象征竹子的独立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竹子与人的精神契合。
最后,“九疑云老楚江寒,翠盖临风为谁把”,以“九疑云老楚江寒”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寒冷的画面,与前文的清新之感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同时,“翠盖临风为谁把”一句,借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某种精神或理想的追求,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墨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夕阳莎岸无涯处,悽悽怨怀难理。
老树擎霜,孤帆挂雨,多少余痕凝纸。云移梦徙。
听商女歌声,隔江流涕。
一片秋心,此情休著义熙字。
危楼残夜北望,海天偏系恨,肠断频倚。
思训图工,阳明石兀,只许郑兰齐指。文章信美。
怕哭笑无凭,谩留人滞。事往尘空,不堪谈旧史。
无二为忠,不移云烈,亘古几人。
正强敌当前,残师喋血,权奸扼后,良将完真。
蒿水弹空横尸遍,认墨绖、沈佳弟伸。
忠臣表,溯义驹裹革,乱箭经身。
英雄自来爱马,便等似、秋水鲈莼。
会边屯长啸,三军警燧,捷书飞奏,一骑红尘。
塞上风沙杨柳岸,共紫电、青霜齐骏神。
名骥咏,看十篇尽是,天厩龙麟。
旧游如梦里,梦影重重,先后邯郸。
省识前清味,怪飞鸿印雪,大氐东川。
秀才半出巴县,薪火一灯传。
自夜色神州,乡音战鼓,两鬓潘安。公园。
众星聚,又镜底沧桑,重换朱颜。
老了儒酸命,便文翁身价,怎抵材官。
道将近纂新志,春柳玉门关。
算水驿山程,梅花送客千万山。
重叠兵荒,苍茫天问,剩君矮屋如舟。
青眼高歌,赤眉新史,举家儿女蓬头。
桂湖招隐,又归路、西风送秋。
故乡无梦,门外湘漓,一样横流。崔杨转转恩雠。
唐家此例,蜀局谁收。
刀上生涯,火边尸气,一城鲍照新愁。
休休居士,幸历劫、休庵未休。
此身何托,南北争椿,蛋壳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