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稠桑坡车覆》
《稠桑坡车覆》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稠桑坡险忽摧车,悔戴儒冠出敝庐。

已被文章相错误,谪官犹载一车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sāngchē
sòng / wángchēng

chēngsāngxiǎncuīchēhuǐdàiguānchū

bèiwénzhāngxiāngcuòzhéguānyóuzǎichēshū

翻译
在崎岖不平的稠桑坡上突然车子失控,我后悔戴着读书人的帽子离开破旧的草庐。
因为文章中的错误,我已经遭受贬谪,但仍坚持装载满满一车书籍。
注释
稠桑坡:形容地势险峻的山路。
忽摧车:突然导致车辆失控。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象征文人身份。
敝庐:破旧的房屋,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文章:这里指诗人的文学作品。
错误:指文章中的失误或批评。
谪官:被贬谪做官。
一车书:形容携带的书籍很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稠桑坡车覆》。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表现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文章误导的深刻反思。

"稠桑坡险忽摧车",这一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稠桑坡的地形多险,车辆在此翻覆,显示了意外事件的突然性。同时,这里也象征着人生路途中的坎坷和不可预料。

"悔戴儒冠出敝庐",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变化。儒冠是士人的标志,而“悔”字表明诗人对过去的选择感到后悔。敝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这里暗示了诗人从繁华落寞到隐居清贫的生活转变。

"已被文章相错误,谪官犹载一车书",这一句中“文章”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指那些虚假、误导人的文字。诗人感叹自己过去的作品可能导致了某种错误的判断或评价,而“谪官”则是古代因罪被贬官的人,这里表明即便是被贬官的人,也还带着一车的书籍。这既反映了对知识和学问无法割舍的情感,也隐含着对过去行为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文学创作及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留元衡须月上因抄贾元放旧词并怀季承

北客飘零恨,南游邂逅情。

几年悲赋鵩,万里想骑鲸。

月已徐徐上,云能故故生。

吾曹重离合,可问欲三更。

(0)

送莫万安

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

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

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

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

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

何以知其然,鸡犬相接迹。

无何困流转,卒岁下风趋。

看其日所为,自喜言不诬。

人皆竭民脂,我独求民瘼。

上官虽喑呜,民气得和乐。

体用夫何如,动静惟以诚。

夫岂今人欤,古人斯与并。

朝廷重县令,不减用儒盛。

六察与郎官,迁除匪他径。

公行始发轫,九万当自兹。

侍从近臣间,况复多己知。

(0)

送刘得华赴汉阳教授二首·其一

昔公去太学,士曰夺我师。

今公去皇阁,里闾极公思。

公何德于人,曰公勇于义。

使其用于时,其效何止是。

(0)

明叔送一丈黄菊

菊开本丛丛,此种乃树树。

尝闻一丈黄,直谓庄周寓。

及兹锄移来,信可绳尺度。

乃知太华莲,十丈语非误。

陈君怯风景,酒尽不能酤。

遗我遣我愁,仍须堕言句。

更念贫无帷,何以致调护。

(0)

招审知步月

三年不对溪南月,况乃哦诗向君说。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凉人厌热。

林梢虽复乱蝉鸣,岂不大胜苍蝇声。

市声收尽浮桥寂,要子同来作细行。

(0)

过易简彦从

雨从笋怒长,春雨阴暗成。

关门有馀暇,散帙不妨清。

从仕亦何好,隐居无用名。

悠然会心处,便欲寄吾生。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