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南郭外,高柳隐柴扉。
薄暮山容霁,经春卉物肥。
人声清磬寂,书卷落花飞。
不少携樽兴,倾壶坐翠微。
草堂南郭外,高柳隐柴扉。
薄暮山容霁,经春卉物肥。
人声清磬寂,书卷落花飞。
不少携樽兴,倾壶坐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彭孙贻在南郭外的草堂中,面对着高柳掩映下的柴扉,感受着傍晚时分山色的清新与雨后的宁静,以及春天万物的丰盈与生机。诗中的“薄暮山容霁”和“经春卉物肥”两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变化,山色在雨后显得更加柔和,花卉在春天的滋养下愈发茂盛。
接着,“人声清磬寂”一句,将环境的静谧进一步渲染,仿佛连远处的人声都变得轻柔而清晰,与周围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书卷落花飞”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书籍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落花随风飘舞,似乎也带上了书香的气息,增添了诗境的诗意与美感。
最后,“不少携樽兴,倾壶坐翠微”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美景中畅饮的愉悦心情,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快人生行乐,卷江海、人瑶觞。
对满眼韶华,东城南陌,日日寻芳。
吟鞭缓随骄马,殢春风、指点杏花墙。
时听鸾啼宛转,几回蝶梦悠扬。行云早晚上巫阳。
蓦地恼愁肠。待玉镜台边,银灯影里,细看浓妆。
风情自怜韩寿,恨无缘、得佩贾充香。
说兴殷勤青鸟,暂时相见何妨。
四元遇。
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
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
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教行普。
叹我离群,忘形慵举。内省无愆,外患何忧何惧。
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留身且住。
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