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征》
《北征》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古风

北师有严程,挽我投燕京。

挟此万卷书,明发万里行。

出门隔山岳,未知死与生。

三宫锦帆张,粉阵吹鸾笙。

遗氓拜路傍,号哭皆失声。

吴山何青青,吴水何泠泠。

山水岂有极,天地终无情。

回首叫重华,苍梧云正横。

(0)
翻译
北师有严格的学业,引领我去往燕京。
带着这万卷书,天未亮就踏上万里行程。
出门后山岭阻隔,生死未卜。
皇宫中锦帆飘扬,如粉色阵列吹奏鸾笙。
路边的遗民向我叩拜,哭喊声悲痛欲绝。
吴地的山峦多么青翠,吴水多么清凉。
山水难道有尽头?天地终究无情无义。
回头呼唤重华,只见苍梧上乌云弥漫。
注释
严程:严格的学业。
挽:引领。
明发:天未亮。
三宫:皇宫。
遗氓:流离失所的人。
吴山:指江南的山。
天地:自然界的象征,也暗指命运。
重华:古代传说中的贤君,这里可能象征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迫北上的悲壮情景和对自然界的感慨。"北师有严程,挽我投燕京"两句表明诗人在强烈的外力驱使下,被迫离开熟悉的地方前往遥远的燕京(今北京一带)。"挟此万卷书,明发万里行"则显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怀抱着文化与学问,准备长途跋涉。

"出门隔山岳,未知死与生"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的旅程和可能遭遇的危险,有一种生死未卜的忧虑。"三宫锦帆张,粉阵吹鸾笙"则是对豪华船队出发时景象的描绘,虽然外表看似盛大,但内心充满了离别的哀伤。

"遗氓拜路傍,号哭皆失声"诗人在路边留下了告别之泪,悲痛到了极点,以至于号啕大哭却发不出声音。"吴山何青青,吴水何泠泠"则是对故土山水的怀念,尽管远去,但那熟悉的景色在心中依旧清晰。

"山水岂有极,天地终无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感慨,山水虽美,却也无法与人的情感相通,天地更是无情的。最后,"回首叫重华,苍梧云正横"则是诗人在回望故土时,那高耸的苍梧之云仿佛在空中横亘,与诗人心中的思念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政治流变、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于故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
网小正星□,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
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药鱼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0)

茶中杂咏·茶笋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
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0)

茶中杂咏·茶焙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