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云间》
《别云间》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yúnjiān
míng / xiàwánchún

sānniánjīnyòunánguān

xiànshānlèishuíyántiānkuān

zhīquánjìnbiéxiāngnán

guīláilíngkōngkàn

注释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注释2

1.“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2.“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翻译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遗民诗人夏完淳的《别云间》,表达了作者在亡国离家的困境中,对故国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三年羁旅客"描绘了诗人长期流离失所的生活,"今日又南冠"则暗示了被捕的境遇,"无限山河泪"饱含了对破碎河山的哀痛。"谁言天地宽"反问,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天地不公的控诉。"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表达了对生死的预感和对故乡的不舍。最后两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现了诗人即便面临死亡,也期待着灵魂归来的那一天,以精神之旗在空中飘扬,象征着他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气节激昂,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题潘稚恭小像·其二

牙光绢上白波重,骨肉调匀粉墨浓。

若要识他春月柳,还须雪里看王恭。

(0)

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其二

夜深犹未解明珰,争奈呻吟老孟光。

兰火渐昏衣渐缓,袖花微带橘陈香。

(0)

王郡丞邀饮阳和楼·其二

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

千峰如画供杯酒,不道清时是等閒。

(0)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其二

曾看沧海化红尘,云过沙飞阅世人。

便是圣朝祥瑞物,何须芝草与麒麟。

(0)

柳·其一

晴江滟滟鸭头丝,半管春情半别离。

不知陶老缘何事,也向东篱插几枝。

(0)

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其二

一番霜雪一番姿,铁干铜肤自小时。

和叶和梢才尺五,几年长出杜陵诗。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