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陈和父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其一》
《用陈和父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其一》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鲜新栋宇出楼颠,尽得江山四面全。

高摘星辰风月夜,远迷河岳水云天。

一湖尚想甘棠爱,万井谁呼大隐廛。

见说松关频却扫,两贤吟处日回旋。

(0)
翻译
新建的房屋矗立在楼顶,尽览四周的山河美景。
在清风明月之夜,高高摘取星辰,远方的河流山岳与水天相接仿佛被迷离了视线。
湖光中仍能感受到人们对甘棠的怀念,众多街市中又有谁能称得上大隐士呢?
听说松关常被打扫,只为两位贤者在此吟咏,日复一日,时光流转。
注释
栋宇:建筑物。
楼颠:楼顶。
江山:自然景色,包括山河。
摘:选取。
星辰:天上的星星。
河岳:河流和山岳。
水云天:水天相接的地方。
甘棠:古代的贤人所种的棠梨树,象征贤德。
万井:形容人口众多的城镇。
大隐:指隐居不仕的高人。
廛:市区,居民区。
松关:以松木为边的关隘,可能指代一个地方。
却扫:打扫干净。
两贤:指两位贤者。
日回旋:日复一日,时光在这里流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他以陈和父太博的韵脚为依据,描绘了江州高远亭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情怀。首句"鲜新栋宇出楼颠"形象地写出亭台楼阁矗立于高处,新颖别致,视野开阔。次句"尽得江山四面全"强调亭子的位置优越,能一览无遗地欣赏到周围的山水美景。

"高摘星辰风月夜,远迷河岳水云天"两句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亭子仿佛能触碰到星辰,而白天则能将远处的河山与天际的水云融为一体,意境深远。"一湖尚想甘棠爱,万井谁呼大隐廛"借甘棠之典故,表达对贤人隐士的敬仰,同时也暗示此地的宁静与文化气息。

最后两句"见说松关频却扫,两贤吟处日回旋",通过描绘松关常被清理,似乎是为了迎接贤者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这里文人墨客频繁聚集、吟咏诗歌的赞美,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融入了对人文精神的赞美,体现了宋诗的韵味和格调。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酬婺郡学高广文

十载持竿浙水滨,江空岁晚更愁人。

秦楼歌舞多燕剑,洛社风流少晋巾。

伏枥已甘存老马,随波不解纵穷鳞。

广文何日归茅屋,共醉樽前未死身。

(0)

寄常州簿郑宗仁

玉立蓬莱问浅深,仙裾不受海尘侵。

千年爱护神龙骨,万里凄凉老鹤心。

夜月照愁低草色,秋风吹泪哭松阴。

钱塘流水情何限,谁采蘋花学越吟。

(0)

闻复先上人下世

满腹贮韩文,僧中少似君。

行高临死见,名重在生闻。

霜变北峰树,猿啼下竺云。

未知埋骨处,消得片香焚。

(0)

读文丞相宋瑞诗·其一

宰相临危不辱身,晋周惟有两忠臣。

国亡八载身方死,今古更无第二人。

(0)

菩萨蛮·其五题云岩

游人占却岩中屋。白云只向檐头宿。谁解探玲珑。

青山十里空。松篁通一径。噤嘇山花冷。

今古几千年。西乡小有天。

(0)

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昌甫、斯远、仲止、子似、民瞻

旧雨常来,今□不来,佳人偃蹇谁留。

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

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

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秦州。

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

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

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

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