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
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
哀猿惊助袅,花露滴争垂。
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
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
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
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
哀猿惊助袅,花露滴争垂。
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
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季景象,通过对寒冷的桂树和秋风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桂树的特性,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其枝叶的绿色,以及它独有的香气。
"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这两句表明桂树即将随着秋风的力量而摇曳,但并不需要借助其他如松树之类的动作来衬托自己的姿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桂树坚韧不拔和独立自主品格的赞美。
"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 描述的是桂花飘落的景象,而桂树的叶子则在秋风中摇曳,每一片都似乎在述说着什么。这里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感,同时也烘托出一种淡远和孤独的情怀。
接下来的"哀猿惊助袅,花露滴争垂"则是通过对猿猴啼泣声响应桂树摇曳,以及桂花上的露珠随之摇动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生灵共鸣的情感。
最后两句"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秋风中桂树独特韵味的赞赏,并且认为只有那些隐居在小山中的逋客(即隐士或有心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种美妙。
整首诗通过对桂树和秋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暄阳舒万汇,花叶光薿薿。
燕饯属芳辰,衣冠纷萃止。
初筵颙有孚,既醉胥燕喜。
潇洒瀛洲仙,雍容尚书履。
万里远朝天,初发龙江涘。
箫鼓喧中流,凫鹥满新水。
仳离谁不怀,余心特殊此。
自古经济资,清光恒密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