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
《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0)
翻译
这片荒野是哪户人家的土地,松木门前又是哪个时代的山丘。
一生总共三万多个日子,一旦分别就如隔了几千个秋天。
落日的余晖寒冷而没有影子,深泉冻结了不再流动。
生命终归与万物同化,如今又该把船藏在何处。
注释
蒿里:荒野。
谁家:哪户。
地:土地。
松门:松木门。
何代:哪个时代。
丘:山丘。
百年:一生。
三万日:三万多个日子。
一别:一旦分别。
返照:落日余晖。
寒无影:寒冷而没有影子。
穷泉:深泉。
冻不流:冻结了不再流动。
居然:竟然。
同物化:与万物同化。
何处:哪里。
欲藏舟:想要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名为《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怀旧情绪和对过去时光的深刻反思。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这两句设问式开篇,通过询问荒废的土地属于哪个家庭、古老的松树后面的土冈是哪一代留下的,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追溯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这两句则从宏观角度叙述时间的流逝,用百年三万日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强调了一次离别之后便是数千年的隔绝,这种跨越时空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诗歌的深邃感。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冬日荒凉景象:夕阳的余晖无法在冷清的环境中投射出任何温暖的影子,而贫瘠的泉水因严寒而停止了流淌。这两种自然现象的描述,通过对比和映照,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诗人在面对荒凉环境时,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与周遭的事物融为一体,这种超脱感使他不再寻找可以隐藏自己心灵的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时间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扇面画梅

团扇写横枝,吴华可含咀。

谁知江南春,消尽人间暑。

(0)

杂题画·其十九阙

孔明庙前江水深,千载尚见柏森森。

越僧西行不到蜀,何以写得青铜阴。

(0)

杂题画·其十阙

此马真从西域来,圉人高鼻复于思。

将军新受征南钺,藉尔追风百战才。

(0)

题红梅墨梅·其二

玉雪本清真,无端染客尘。

祇应溪上月,照我意生身。

(0)

奉上袁侍讲伯长二首·其二

于越山川赐履馀,枢廷勋业重璠玙。

承家旧学三冬史,阅世遗编万卷书。

古调欲从更锦瑟,高轩曾过赋华裾。

文章自昔论原本,拟就司衡问所如。

(0)

和薛生早秋见寄·其一

雨洗秋容澹,江含雾气深。

候虫依井径,归燕拂檐阴。

庾信江南赋,灵均泽畔吟。

正愁闻古调,讽诵重兼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