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五》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

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

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

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

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

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

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

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0)
注释
太息:叹息。
姬壤:姬家土地,指周朝。
仁积:积累的仁德。
道丧:道德沦丧。
霸图:争霸之图谋。
诅:诅咒。
王纲:君主的统治原则。
涕洏:流泪不止。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璧圭:象征权力的玉器。
仲尼:孔子的字。
荏苒:形容时间渐渐流逝。
嫠妇:寡妇。
知机:懂得审时度势,看准时机。
翻译
文治昌盛时人们叹息不已,姬家土地大半陷入衰败。
仁德积累上天也亲近,道德沦丧导致人间离散。
争霸之图不断更迭,明言诅咒从此兴起。
王权纲常久已不再争斗,翻开史书只能空自流泪。
日月映照着战争,风雨摇动着宝器。
孔子不再梦见周公盛世,世间道义再无存留。
元气日渐衰弱,早晨的露水也充满悲伤。
寡妇怀抱着深藏的忧虑,忠诚却不懂得审时度势。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黻创作的,属于和诗的一种形式,即模仿前人的诗风而创作新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理想美好状态的怀念。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文化的繁荣与自然景观的毁坏时的深深叹息,以及对于失去传统美德和社会秩序的哀伤。

接下来的 "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 描述了一种强悍而又不义的权力交替,"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 则表现了对失去秩序、无力回天的悲哀。

"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动荡不安的自然景象和社会动乱的氛围,而 "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 则是诗人通过孔子对理想时代的追念,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失去正道的悲哀。

最后,"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这几句诗强调了一种生命力度逐渐衰弱、自然界的凋敝,以及普通百姓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对忠诚不被理解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于美好理想的怀念,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情感力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闲居即事

割得鹦林地,蒿芦葺乍完。

泼云峰匝户,裹日树平垣。

草阁因风敞,溪花隔雾看。

不安麋鹿性,何以恋巑岏。

(0)

天平圭禅师书至赋诗答之·其一

西山鸾鹤少因缘,只向天平住一年。

无限别来惆怅事,紫藤花落寺门前。

(0)

月下夜行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

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

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

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

(0)

辉山登舟

经行山径熟,霜叶满归舟。

野渚横疏树,重滩引细流。

残霞惊水鸟,寒月白芦洲。

乡邑欣逢旧,从耽水木幽。

(0)

交趾还途中赠士谦·其三

二十年前处士家,淋漓宫锦醉黄花。

即今童稚皆成长,留客焚香细煮茶。

(0)

寄邓维翰

经年两度还乡里,九载相逢话夙心。

曾见诛茅新筑室,门前嘉树总成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