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风仍积,春临雪并来。
寒声偏恋竹,阳信早传梅。
点树疑花缀,迎风学絮回。
捲帘同客赏,还爱蚁浮杯。
岁暮风仍积,春临雪并来。
寒声偏恋竹,阳信早传梅。
点树疑花缀,迎风学絮回。
捲帘同客赏,还爱蚁浮杯。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和鲁南后腊月六日对雪三首(其一)》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首句“岁暮风仍积”展现了岁末时节风雪交加的严寒,而“春临雪并来”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冬雪共舞。接下来,“寒声偏恋竹”写出了风声在竹林中回荡,似乎对竹子有着特别的喜爱,暗示了坚韧不屈的品格。“阳信早传梅”则借梅花报春的传统意象,表达春的气息已经悄然传递。
“点树疑花缀”描绘了雪花落在树枝上,如同点缀着花朵,营造出梦幻般的冬日美景。“迎风学絮回”进一步刻画雪花随风飘舞的姿态,如同柳絮般轻盈。最后,“捲帘同客赏,还爱蚁浮杯”描绘了诗人与客人一起卷帘赏雪,品酒作乐,表达了对冬日相聚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过渡期,既有冬季的寒冷,又有春天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
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
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
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
未肯移根上苑,且竹边院落,月下园篱。
除却西湖句子,此后无诗。
向□红紫,要十分、妩媚因谁。
算只有、天怜清苦,纷纷蜂蝶争知。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
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
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
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
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
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
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