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八一》
《诗偈·其一八一》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

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

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

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

(0)
注释
惭愧:感到羞愧。
解脱:超脱世俗或苦难。
俗语话:日常俗气的话语。
不能听:无法接受。
闻财:听到财富。
耳不纳:耳朵不接受。
闻色:听到有关美色。
心不生:内心不起贪念。
不受:不被影响。
有无语:关于有或无的话题。
何虑:何必忧虑。
惺惺:清醒、明白。
翻译
我深感羞愧,只因双耳常渴望听到解脱的话语。
若说起日常俗语,其实我无法接受。
听到财富的话题,我的心不会贪婪;听到美色,我内心不动摇。
我不受任何有或无的言语影响,这样怎会忧虑不清醒呢。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是一篇表达佛家修行理念的短诗。诗中“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两句,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声音的不满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在佛教中,“解脱”是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这里则更多地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超然物外。

接下来的“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世间纷扰、金钱与情色的排斥。这里的“不能听”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不听,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拒绝和超越。而“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则体现了佛家清净之心的修持,即在面对物质诱惑和情欲时,保持心灵的清醒与纯洁。

最后两句,“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表达了一种超然世俗纷争的心态。在这里,“有无”指的是世间一切是非善恶,而“不受”则意味着作者选择了心灵的独立自主,不为外界的喧哗所动。这也正体现了佛教中对内心平和、超脱世俗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其一

场屋时文百态新,六经门户冷如冰。

江湖有客奔驰倦,来问诗书向上层。

(0)

和山中后社韵一首

君家文曜授翁诗,椿老还如窦有仪。

枕膝固应传已久,趋庭岂待问方知。

山中香火留吟处,殿下云屏有隔时。

愧我衰残谁伴侣,但寻莲社守禅规。

(0)

诗送鳍叟建安理曹

能廉不患不能官,折狱偏劳是建安。

一掾虽微关涉大,三司分立应酬难。

平反送喜非徒养,叹息求生岂尚宽。

积庆如翁须趾美,厚培福本称鹏抟。

(0)

寄兴

黄花未有红花尽,秋思撩人欲上眉。

耕不逢年难靠笔,穷知有命错冤诗。

旋沽来酒聊供客,留读残书要付儿。

犹向醉时歌衮衮,少陵虽老有些痴。

(0)

忆在

忆在云深处,身曾侍紫宸。

元无讲三昧,那得笔千钧。

分赐茶犹在,批依墨尚新。

汗颜恩莫报,窃禄谩娱亲。

(0)

安丰作

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

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

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

因吟招隐赋,久客自嗟嘘。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