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待韶,塑得好。弄泥弄水,何曾养浩。
休厮哄、休乞诗词,好留心向道。细研穷,得寻讨。
净里清中,自通玄奥。
气神精、无漏丹成,跨云归蓬岛。
杨待韶,塑得好。弄泥弄水,何曾养浩。
休厮哄、休乞诗词,好留心向道。细研穷,得寻讨。
净里清中,自通玄奥。
气神精、无漏丹成,跨云归蓬岛。
这首元代马钰的《清心镜·杨待韶求问》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通过对杨待韶的塑造和其行为的评价,表达了对内心清净修行的强调。词中提到“塑得好”,赞扬了杨待韶在塑造自我形象方面的修为,但同时也指出他若仅仅停留在玩弄泥水的表面,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心浩然之境的。
“休厮哄、休乞诗词”意在告诫杨待韶不要沉迷于世俗的虚名或文学追求,而应专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好留心向道”强调要专心致志于探寻真理之道。“细研穷,得寻讨”鼓励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更高层次的智慧。
“净里清中,自通玄奥”进一步点明,只有在心灵纯净、心境清明的状态下,才能领悟到深邃的哲理和修行的奥秘。“气神精、无漏丹成”借用道教修炼术语,表示通过精神修炼可以达到无漏的境界,即超越世俗的束缚,如同仙人般飞升至蓬莱仙境。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引导杨待韶走向内心的净化与提升,体现了马钰对禅修与道德实践的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