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丛竹。要逃炎、那及天皆绿。
临风大叶招飐,青鸾倦翮,将飞还伏。
火伞张空,总不许、春梦惊鹿。
此世界、何等清凉,配辋川、添雪成幅。
阑干外、露光烟渌。住红尘、算占帷屏福。
休争是树非树。高寄处、借他为屋。
一样愁心,聊尔传书,也付斜束。
且让我、听雨眠云,懒检弹文读。
高梧丛竹。要逃炎、那及天皆绿。
临风大叶招飐,青鸾倦翮,将飞还伏。
火伞张空,总不许、春梦惊鹿。
此世界、何等清凉,配辋川、添雪成幅。
阑干外、露光烟渌。住红尘、算占帷屏福。
休争是树非树。高寄处、借他为屋。
一样愁心,聊尔传书,也付斜束。
且让我、听雨眠云,懒检弹文读。
这首《雨霖铃·芭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芭蕉在雨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芭蕉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寄托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高梧丛竹”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通过对比“炎”与“天皆绿”的景象,突出了芭蕉生长环境的凉爽与宜人。接下来,“临风大叶招飐,青鸾倦翮,将飞还伏”,生动描绘了芭蕉叶随风摇曳的情态,仿佛一只疲倦的青鸾,既欲飞翔又不得不暂时栖息。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火伞张空,总不许、春梦惊鹿”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反衬出芭蕉所在之地的清凉,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此世界、何等清凉,配辋川、添雪成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将芭蕉所处的世界比作一幅雪景图,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诗意。
“阑干外、露光烟渌。住红尘、算占帷屏福”则从视觉和情感角度出发,描绘了芭蕉外的露珠、烟雾和绿水,以及其在喧嚣尘世中所象征的避世之福。词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休争是树非树。高寄处、借他为屋。一样愁心,聊尔传书,也付斜束”几句,词人以芭蕉自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又以“传书”这一动作,暗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最后,“且让我、听雨眠云,懒检弹文读”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字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词人的超然物外之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