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未上半衔烟,与客携壶舣舸船。
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
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
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
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
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
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
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
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
此中胜事难尽宣,人生行乐须少年。
月上未上半衔烟,与客携壶舣舸船。
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
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
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
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
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
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
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
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
此中胜事难尽宣,人生行乐须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泛舟于秋夜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孤独的氛围。首句“月上未上半衔烟”以月未完全升起,只露出半边,被轻烟缭绕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接下来,“与客携壶舣舸船”则引入了与友人的相聚,但很快又转向了对友人未至的遗憾。
“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两句,通过潮水从涓涓细流到浩瀚汪洋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起伏。紧接着,“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描绘了雾散月现,金波在水面荡漾却未能形成完美的圆,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缺憾或期待。
“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画面,野人在溪边洗脚,与自然和谐共处。随后,“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则展现了诗人泛舟时的自由与超脱,仿佛置身仙境。
“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表现了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半醉的状态让他的目光变得悠远,直视青天,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着,“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描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美好居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即使无法触及,也依然心存向往。最后,“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描绘了与主人共饮畅谈,直至深夜的情景,以及客人的自在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与遗憾的深刻感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
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
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
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
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
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
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
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
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
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
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
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
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周上制剑》【清·于云赞】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https://shici.929r.com/shici/5Iq6ldmch.html
我官于东不记岁,胸中蟠郁生之而。
幸辞奔走得闲旷,如脱桎梏离鞭笞。
入境喜见麦苗秀,春风先已苏疮痍。
书声遍野讼牍少,天哀老拙真相宜。
邞淇城郭好图画,门阑处处苏家诗。
山堂怪石散民舍,西园马厩颓无遗。
超然高台独无恙,海山万叠青须眉。
厨传虽空似当日,亦有杞菊疗吾饥。
况闻市舶百里外,吴莼越酱香流匙。
鼠姑茧栗石首上,桃花红落银刀肥。
沙中笔管岩下月,清腴不减西家施。
先生旧云本为口,摸金校尉宁非痴。
无毁无誉我所愿,不烹不封聊尔为。
且学杜门饮美酒,醉后登台来读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