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豫让桥二首·其二》
《过豫让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千年气节未沉沦,自许孤忠愧后人。

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0)
鉴赏

此诗《过豫让桥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描绘对历史人物豫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报国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年气节未沉沦”,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豫让这种高尚气节在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未曾消逝。豫让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义士,其为报答智伯之恩而甘愿忍受奇耻大辱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诗人在此处以“千年”二字,不仅强调了时间的久远,更表达了对豫让精神永恒价值的认可和敬仰。

次句“自许孤忠愧后人”,诗人自比豫让,表示自己虽立志坚守孤高的忠贞,却深感惭愧,未能如豫让般留下千古美名,触动人心。这一句既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是对豫让精神难以企及的高度自谦。

第三句“报主若论恩厚薄”,诗人进一步探讨忠诚与报答的关系。在这里,诗人提出如果以报答君主的恩情来衡量忠诚的深浅,那么像豫让这样的人,似乎只能被视为对君主有两心的臣子。这不仅是对传统忠诚观的一种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内涵的独特理解,即忠诚不仅仅是对君主的单向付出,更包含了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似君犹是二心臣”,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忠诚与报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忠诚并非简单的对君主的服从,而是对国家、民族乃至更高理想的责任与奉献。豫让虽然被视为“二心臣”,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正义与报恩的坚持,正是忠诚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过豫让桥二首(其二)》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报国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人物豫让精神的崇敬与思考。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送彭府倅进贺圣节表

曾叨执戟侍枫宸,犹记呼嵩拜舞辰。

献寿频将金镜拂,入班许睹玉颜真。

自怜拙疾辞明主,因卧丘园作外臣。

今日送君何所道,祝尧长比华封人。

(0)

送林宜兴迁官南部

移家偶爱山中静,地主何烦重相敬。

吾生耻学茂陵郎,如君岂是临卬令。

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

谁言簿书日纷纠,劳君为我频置酒。

五月清溪暑气微,淹留竹里共忘归。

乍看朝霞初冒岭,忽惊夕露欲沾衣。

清才自合翻飞早,一朝西上金陵道。

请君别后数寄书,山中相识日应少。

(0)

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二首·其二

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

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

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

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0)

送樊大夫会朝长至

中宵缇室吹葭管,候晓玄堂驾铁骖。

天子迎阳疏玉户,群方献寿拜金函。

预占黄道卿云见,渐觉朱城淑气含。

拟欲从君观盛典,使星犹自滞周南。

(0)

奉天殿庆成侍宴

飨帝在仁人,郊雍景命新。

方看受厘日,即是赐晡辰。

警跸諠黄道,衣冠集紫宸。

宰夫称燕主,蕃国备王宾。

鹓鹭千班序,鱼龙百伎陈。

钧天初听乐,玉食共分珍。

礼厚过三爵,恩均洽四邻。

小臣叨醉饱,拜舞祝千春。

(0)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其五

秋来不觉早,落叶忽已繁。

物化每相代,吾生尚何存。

微材同樗栎,僻地当丘园。

窃慕东方子,一官堪避諠。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