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独处时的心境和情感。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感受。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两句描绘了一场细雨中的湖面景象。"拂波"指的是轻拂水面的动作,而"云色重"则形容了天气阴沉,云层厚重。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忧郁的氛围。而"洒叶雨声繁"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叶间滴落的雨水声音清晰可闻,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乐曲。
接下来的"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两句,则描绘了湖中的生物与植物在风雨中生动的景象。水鸟在水面上自由飞翔,而荷叶则随着微风轻轻摇摆。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观察,更透露了一种超脱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两句,则将视角拉远,描绘出更为广阔的景象。"空濛"形容了空气中水汽的迷蒙,而"连北岸"则指这般景色延伸到了湖泊的北岸。而"萧飒入东轩"则表达了一种声音和动态的美感,似乎诗人正身处于一座古老的寺庙之中,听着雨声穿过窗棂。
最后两句"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这般风景,诗人不禁产生了停留下来、在湖中过夜的冲动。而将船只停靠于寺庙之门,则显示了一种寻求精神避难所的渴望。这既是诗人对静谧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反映出他对外界喧嚣的暂时逃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无限赞赏。
正昼春风自展扉,双双燕子望巢飞。
杨花却是元无定,吹落南邻不肯归。
我作送行诗,勤终铺美意。
吾君方急贤,侍从有虚位。
两府多故人,东阁欠奇士。
如送郑尚书,韵必以来字。
步屧寻僧到日西,乱山深处见新碑。
却惊天上披风手,亦卷波澜入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