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茫茫浸月明,疏钟杳杳带霜清。
一樽浊酒有妙理,十里荒鸡非恶声。
物外虽增新跌宕,胸中未洗旧峥嵘。
颓然坐睡蒲团稳,残火昏灯伴五更。
寒水茫茫浸月明,疏钟杳杳带霜清。
一樽浊酒有妙理,十里荒鸡非恶声。
物外虽增新跌宕,胸中未洗旧峥嵘。
颓然坐睡蒲团稳,残火昏灯伴五更。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寂静而清冷的景象,寒水映照着明亮的月色,远处寺庙的钟声悠长而带着霜气。诗人独自饮酒,看似平凡的浊酒在他看来却蕴含深意。即使身处荒凉之地,听到的鸡鸣声在他人听来可能刺耳,但他却视作自然之声,并未感到厌恶。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经历起伏,但并未被外界所动,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坚韧和不屈。他疲惫地坐在蒲团上,享受着微弱灯火与五更时分的陪伴,显得安然自在。整首诗通过冬夜独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淡然心境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士生三季后,伥伥渺何依?
空馀身后名,炯炯留清晖。
自古有商颜,冥鸿快高飞。
白云在空谷,哀歌叹安归。
虽无首阳薇,紫芝足疗饥。
九原不可作,抚己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