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清风作晚凉,解衣相与面沧浪。
青萍紫芡令人恨,遮却琉璃万顷光。
何处清风作晚凉,解衣相与面沧浪。
青萍紫芡令人恨,遮却琉璃万顷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湖畔乘凉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何处清风作晚凉”,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了一阵清风带来傍晚的凉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解衣相与面沧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脱去外衣,面对着波澜壮阔的湖水,享受自然之美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青萍紫芡令人恨,遮却琉璃万顷光。”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湖水的描写。青萍和紫芡是湖中常见的植物,它们在水中摇曳生姿,但同时也遮挡了湖面的光芒,使诗人不禁生出一丝遗憾。这里的“恨”字,不仅仅是对植物遮挡阳光的不满,更蕴含了对自然美景被部分掩盖的惋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完整自然景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和谐共生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