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绮罗时世装,春来偏学看蚕忙。
天然好事难如愿,墙外竞多植女桑。
不喜绮罗时世装,春来偏学看蚕忙。
天然好事难如愿,墙外竞多植女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蚕桑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比她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装扮选择,展现出一种质朴而纯粹的生活态度。诗中“不喜绮罗时世装”一句,点明了女子对华丽服饰的不屑,转而追求与自然、与劳动更为贴近的生活方式。“春来偏学看蚕忙”,则生动地刻画了她在春天时节,如同观察蚕儿忙碌般地关注着农事,体现了她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劳动的尊重。
“天然好事难如愿”,这句话蕴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实现的感慨,或许暗指女子虽心向自然与劳动,但现实却难以完全满足她的愿望。最后,“墙外竞多植女桑”一句,以环境的描写收尾,暗示了女子所处的环境虽然可能并不完全支持她的理想生活,但周围的人们却在某种程度上响应了她的生活方式,种植桑树,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传统社会背景下,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冲突。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谯鼓更渐报。
明朝人事乖,相望不可到。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洲。
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
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
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风流。莫莫复休休。
白发渐盈头。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
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
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