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长开接海烟,高虚无际思悠然。
多时卧疾逢人少,尽日閒吟祇自怜。
暗数梅花过二月,偶拈芳草忆前年。
生涯剩有巾瓢在,名岳终期猿鹤边。
小阁长开接海烟,高虚无际思悠然。
多时卧疾逢人少,尽日閒吟祇自怜。
暗数梅花过二月,偶拈芳草忆前年。
生涯剩有巾瓢在,名岳终期猿鹤边。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春日里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首句“小阁长开接海烟”,以小阁与海烟相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淡泊。接着,“高虚无际思悠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思绪飘渺、心神旷达的状态。
“多时卧疾逢人少,尽日閒吟祇自怜。”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长时间因病卧床,与外界接触减少,每日独自吟诗自怜的情景,展现了其生活的孤独与内心的自我反思。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
“暗数梅花过二月,偶拈芳草忆前年。”诗人借梅花和芳草的季节更迭,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记忆的回溯。梅花的开放与芳草的生长,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变迁,也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最后,“生涯剩有巾瓢在,名岳终期猿鹤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巾瓢代表简朴的生活用品,名岳和猿鹤则象征着理想的自然环境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