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一室无馀物,短剑孤琴是旧知。
闲里偏嫌人事扰,梦中亦怯世途危。
久违故旧缘多病,断送光阴赖有诗。
天命穷通皆一定,且倾尊酒不须悲。
萧然一室无馀物,短剑孤琴是旧知。
闲里偏嫌人事扰,梦中亦怯世途危。
久违故旧缘多病,断送光阴赖有诗。
天命穷通皆一定,且倾尊酒不须悲。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现实的反思。
首联“萧然一室无馀物,短剑孤琴是旧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仅有一室之居,室内除了一把短剑和一把孤琴外,再无其他多余之物。短剑和孤琴作为旧日的伴侣,陪伴着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颔联“闲里偏嫌人事扰,梦中亦怯世途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世事险恶的担忧。在闲暇之时,诗人难以忍受外界的喧嚣与干扰;即使在梦中,也害怕面对世间的危险与挑战。
颈联“久违故旧缘多病,断送光阴赖有诗”反映了诗人因身体疾病而与老友久别重逢的遗憾,以及在时光流逝中,诗歌成为了他寄托情感、消磨时光的重要方式。
尾联“天命穷通皆一定,且倾尊酒不须悲”则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他认为人生的穷困或通达都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分悲伤。在这样的认知下,诗人选择以饮酒的方式享受当下,不再为过去或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忧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对世俗困扰的逃避、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命运的乐观态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还家十日坐井底,北风吹我上高台。
亭亭寒日光彩薄,幕空云影低徘徊。
半折老木卧崖腹,衔枯野鹊时到来。
沙飞客眼展不尽,雉楼向我争崔嵬。
故人天涯云水隔,童背酒壶聊自开。
胸中叠砢浇不下,旁人已嘲红满腮。
西湖百步水作界,北城万瓦烟成堆。
十年黄土涴双足,把筇今日踏霜苔。
登高能赋我辈事,莫惜淡墨留墙隈。
后日重来拂石坐,山阴陈迹空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