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
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
雨余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
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
这首明代诗人聂大年的诗《题彦颙画中小景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雨后静谧的画面。首句"雨余芳树净无尘",写雨后的清新,芳树经过雨水洗涤,显得格外洁净,没有一丝尘埃,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草色蒙茸浅带春",通过草色的嫩绿和略带春意的朦胧,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而,画面的主角是"茅屋石田应尚远",这句暗示了画面中有一座孤独的茅屋,坐落在远处的石田之中,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孤寂感。最后一句"夕阳愁杀独归人",以夕阳西下,映照着独自归家的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中人物孤独归途的深深同情,以及对远离喧嚣生活的淡淡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景致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情感的小景图。
风土邻巴国,山河枕蜀城。
层流九折转,积石七盘横。
树影分萤槛,崖光护鸟楹。
绛云全抹曙,紫磴半牵晴。
涧鹿缘苔卧,山猿抱叶行。
镜标岩岫合,衣拂薜萝轻。
旅望迷鸾渚,仙游忆鹤京。
断金秦谷恨,残粉汉宫情。
潇洒浮埃轶,参差倒景清。
岭烟三岛暝,潭雨百花明。
桃水真难写,蓬莱独异名。
何能谐雅兴,端化沐余生。
置酒台江上,怅然伤解携。
番禺天万里,矫首南云低。
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
乡梦多随蜃母楼,家林近入扶桑树。
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东去台江应到海,唯因流水寄相思。
古来画龙称叶公,后来又说陈所翁。
呜呼二人不可见,神妙谁复追其踪。
此图知是何人作,一见令人即惊愕。
势翻沧海起风雷,身涌长空奋头角。
双睛泼电鳞鬣分,左盘右蹴拿飞云。
轩然天地动光彩,此时不顾鱼虾群。
满堂惨淡凝烟雾,相对咨嗟毛发竖。
田畴岁旱望甘霖,破壁须看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