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
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
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
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
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
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
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
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
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这首《念奴娇·乘月江行》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月夜泛舟江上的景象。开篇以"楚天空阔"起笔,展现出开阔的江面和浩渺的天空,通过"四扇船窗非小",暗示了舟行的视野之广。接着,"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描绘了轻柔的摇橹声与江景相融,诗人乘舟畅游于桐庐江上。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江面如镜,山色若雪,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清朗之气的陶醉,以及内心的豪情壮志。
下片转向抒发感慨,"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预示着历史的沧桑,英雄往事只能供后人凭吊。"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借江月寓意岁月流转,诗人感叹自己已非少年。"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流露出漂泊不定的生涯和淡淡的哀愁。
最后,"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以雁鸣和芦苇为背景,寓言自己如同飞雁般误入这凄凉的清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江行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易顺鼎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