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妇归啼不忍闻,青天白日怨胡孙。
饥雏揉抱魂应断,腾踏苍烟古树根。
婺妇归啼不忍闻,青天白日怨胡孙。
饥雏揉抱魂应断,腾踏苍烟古树根。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四)》描绘了一幅战乱饥荒背景下民众生活的凄惨画面。首句“婺妇归啼不忍闻”,通过妇人的哭泣声,传达出社会动荡和家庭破碎的悲凉气氛。"青天白日怨胡孙",妇人对着晴朗的天空发出哀怨,将敌人的入侵(胡孙,这里借指外敌)与百姓的苦难直接相连,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慨。
接下来两句“饥雏揉抱魂应断”,写饥饿的孩子们无力地依偎在母亲怀中,他们的生命力仿佛已被饥饿夺去,令人痛心。“魂应断”三字,形象地刻画出孩子们精神上的绝望。最后,“腾踏苍烟古树根”,描绘出一幅荒凉景象,人们在寻找食物时只能攀爬古树根,生活困苦至极,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难以维持。
整首诗以妇人的视角,展现了战乱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敌人的谴责。
突兀高牙镇海涛,衡门犹恋旧绨袍。
千秋烈日扶肝胆,五夜飞霜袭鬓毛。
报主共知心计竭,思亲谁识梦魂劳。
他年大节标良史,一代名臣付彩毫。
东邻有美质,杂佩何缤纷。
明眸辉朝日,绝代少其伦。
结缡为君妇,婉娈日偕亲。
风波起闺闼,中道成荆榛。
君为东流水,妾若西路尘。
东西各相背,信誓何由闻。
红颜会当歇,岂不怀苦辛。
愿君企高节,贱妾宁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