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
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
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开篇“当时一马渡江来”即设定了一种急遽的情景,仿佛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紧迫感。“幕府山头刈草莱”则描绘了军事行动中的忙碌场面,草莱可能象征着边疆或战乱之地。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这两句表达了国家建立和维护的不易。四海纷披形容的是天下大乱的局面,而一时缔创则是指在特定历史时刻创建或重建国家的艰难挑战。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这里的“朝纲”指代着国家政权的象征,“治具”则代表着治理国家的各种工具和制度。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在民心基础上的不断巩固。
最后,“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这两句表达了辅助君主、复兴国势的伟大功业,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付出的极高努力。这里的“千尺上云台”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追求的高度和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变革中个人与集体作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