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见·其二》
《偶见·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诗囊剑术走风尘,要买桑麻二顷春。

可笑田连阡陌者,元非识字读书人。

(0)
翻译
诗囊中装满剑术,在世间风尘中奔波
想要购买大片的桑麻地,享受春天的收获
注释
诗囊:比喻诗人的才学或知识宝库。
剑术:象征武艺或才华。
风尘:指世间的纷扰和劳碌。
桑麻:古代常见的农作物,代指田园生活。
二顷春:两顷土地的春天,意指大量土地和丰收的希望。
田连阡陌:形容土地广阔,田地相连。
元非:本来不是。
识字读书人:有文化、识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偶见(其二)》。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囊剑术走风尘”,这里的“诗囊”和“剑术”象征着文武之道,"走风尘"则表明这些都被世俗化,沦为行走于世间烟尘之中的事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士族与武夫混同,文人也需习武以自保的现状。

“要买桑麻二顷春”,诗人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桑麻"指的是养蚕和种植大麻,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景象。"二顷春"则是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以便在春天享受自然的美好。

“可笑田连阡陌者”,这里的“可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知耕作,不识字、不懂书的人的轻视态度。"田连阡陌者"指的是连续不断的田地和乡村小道,这些都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地方。

“元非识字读书人”,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他认为自己是有文化、懂得阅读的人,与那些只会耕作的农民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来看,诗中既有对传统士大夫身份的自豪,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识字、不读书人群的轻视。通过这些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知识与文化的重视和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南歌子·家里逢重九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
弟兄乘兴共登高。
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
美人痛饮读离骚。
因感秋英、饷我菊花糕。

(0)

读庆元党人家乘蜀

群伪欺天日,宋臣去国时。
朝扶皇帝玺,暮植党人碑。
楚众齐难胜,刘安晁遂危。
抵龟公赞决,几事并无知。

(0)

摸鱼儿·昔元城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
曾直笔。
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
明时逐客。
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
梅山时访仙迹。
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
间不得。
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
天阍不隔。
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0)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曳紫腰金满阙庭,被渠唤作集瓜蝇。
适从何处来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

(0)

嘲解十首

方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
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0)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