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渺无际,淡烟晦林坰。
萧条木落候,独见双松青。
偃蹇冰霜操,蟠屈蛟龙形。
繁阴蔼晴雾,秀色凌苍冥。
上萦百尺丝,下伏千岁苓。
青牛变已久,白鹤时来停。
长风起柏末,波涛汹沧溟。
若人苏董流,术妙通仙灵。
既结岁寒友,更爱花芳馨。
采拾酿新酒,酣醉恒不醒。
因之写素影,移障南轩屏。
平原渺无际,淡烟晦林坰。
萧条木落候,独见双松青。
偃蹇冰霜操,蟠屈蛟龙形。
繁阴蔼晴雾,秀色凌苍冥。
上萦百尺丝,下伏千岁苓。
青牛变已久,白鹤时来停。
长风起柏末,波涛汹沧溟。
若人苏董流,术妙通仙灵。
既结岁寒友,更爱花芳馨。
采拾酿新酒,酣醉恒不醒。
因之写素影,移障南轩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双松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平原广阔,烟雾轻笼,林木稀疏的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中,两株古老的松树独立挺立,它们的枝干弯曲如蛟龙,树冠茂密,仿佛能遮蔽晴雾,其翠绿的颜色直入苍穹。
松树的坚韧与冰霜抗争,其形态盘曲蜿蜒,充满生命力。树下似乎生长着千年老苓,而上方则缠绕着百尺长的丝线,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传说中,青牛已化去,但白鹤时常前来栖息,为这画面添上了几分仙气。
微风吹过松梢,波涛般的声响回荡在广阔的海面上,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深邃。诗人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苏轼和董源两位古代文人的形象,暗示着自己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诗人通过采集松树的影子,酿造新酒,以此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沉浸其中的醉意。他将这些元素融入画作之中,不仅展现了双松之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