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胥蝎吏本难防,况是迎新送旧场。
一点红朱千点血,叩心停笔费商量。
蛇胥蝎吏本难防,况是迎新送旧场。
一点红朱千点血,叩心停笔费商量。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道德困境,以“蛇胥蝎吏”开篇,形象地刻画了官员们的狡猾与阴险。接着,“本难防”三字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性。在“迎新送旧场”这一特定情境下,官员们面临着交接权力的时刻,这种场合往往暗藏利益交换和权力博弈。
“一点红朱千点血”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红朱”比喻为象征权力或职位的符号,而“千点血”则暗示了为了获取或保持这些符号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包括道德的牺牲、人性的扭曲乃至生命的损耗。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判,也反映了社会整体的腐败与不公。
“叩心停笔费商量”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挣扎。在权衡利弊、道德与现实的冲突中,人们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即使内心有所触动,也难以轻易做出改变。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人性深处矛盾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官场生态的阴暗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体道德的深切关注。
狂贼昔猖獗,诸藩皆炭涂。
幸免有几人,亡命窜天隅!
如何妄男子,乃有非分图。
诏狱酷锻鍊,一死伏其辜!
或云福世子,国破民间逋。
南都新立帝,匍匐趋乘舆。
徼幸思袭国,冒昧还遭诛!
不闻隽不疑,叱收黄犊车?
满朝尽通经,世子来何愚!
关东我朝兴王地,此中自多非凡人。
今读理斋爱吟草,风雅忠义两彬彬。
忆我昔充西川使,将军将兵正如云。
理斋随营司粮饷,敛放无差职克勤。
维时官是西充令,保迁崇庆牧州民。
任事勇往不辞劳,正是当日疏中言。
岁月忽忽己逝矣,兹复见之于简端。
理斋死时子尚少,事文那得至今传。
昔藉同年为作状,今有同乡为布宣。
爱吟草与殉节录,刊刻分送数万千。
同乡门第更高峻,佐理京兆斯文官。
督学后进日蒸蒸,尤眷旧好不忍湮。
洵哉关东非凡地,即此可知人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