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见素居壁·其二》
《书见素居壁·其二》全文
清 / 李兆洛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疏窗敞南北,偃息静以邃。

南荣足淹曝,北壁有余地。

凿池但随坳,为山即覆篑。

高树有远容,丈石出奇致。

耸耸竹与柏,左右拥双翠。

室中复何有,空洞类我意。

斲椽粗棱棱,粉壁光致致。

木无髹漆观,墙无绨锦被。

既乏珠玉玩,亦鲜彤镂器。

用朴保真率,寡欲息人事。

兹区实彫瘵,鱼甑时告匮。

疲民固不敢,伤财况为累。

美室孟献尤,葺墙叔孙志。

夫子善苟完,斯亦素吾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素居环境的赞赏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窗户宽敞明亮,南北通风,强调了居住空间的宁静深远。南边的阳光充足,北墙则留有余地,显示出布局的合理。他随意凿池叠山,营造自然景观,高树与竹柏相映成趣,增添了室内的生机与雅致。

诗人特别欣赏室内的朴素风格,木材未经雕饰,墙壁洁白如新,没有华丽的装饰。这里没有珠玉玩物,也没有繁复的器具,反映出主人崇尚真实质朴,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简陋,有时食物匮乏,但诗人认为这对于疲惫的百姓来说是适宜的,不会加重负担。

诗人引用孟献和叔孙修筑房屋的故事,表明自己也愿意像他们一样,坚守简朴,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最后,他以孔子的话作结,表达自己安守本分,满足于现状的态度。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兆洛

李兆洛
朝代:清

李兆洛(1769~1841)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著名地理学家、藏书家。本姓王,养于李氏。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凤台知县,在职7年,兴办教育,建凤台循理书院,创设义学。以父忧去职,遂不复出。主讲江阴书院20余年,培养人才甚多。广聚图书,博览诸学,通音韵、史地、历算、文学、考证等。藏书逾5万卷,皆手加丹铅,校
猜你喜欢

送太博知荣州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

棕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

下车遥想无馀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0)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至交忘贵贱,岂可与常论。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0)

咏怀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

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

拜少腰宁负,眠多眼不辜。

权豪任相笑,适性自为娱。

(0)

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

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

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

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0)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二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0)

偶题

庭夜酣红杏,墙阴染碧苔。

吟翁醉未醒,啼鸟去还来。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