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韬潜藏六龟,逸韵长忧儿辈知。
剡藤敲冰琢玉板,月兔脱颖供毛锥。
冥搜岂但梦春草,招隐昔尝吟桂枝。
江山骏奔来笔下,疑有神助非人为。
公馀退客醉经史,底用红裙捧玉卮。
凌云未读相如赋,解颐共听匡衡诗。
讵容陶令赋归去,且效谪仙歌别离。
手题六纸勿轻示,把玩自足娱安期。
千篇政恐雷电取,数仞不许门人窥。
何当筑坛拜诗将,一看横槊英雄姿。
令尹韬潜藏六龟,逸韵长忧儿辈知。
剡藤敲冰琢玉板,月兔脱颖供毛锥。
冥搜岂但梦春草,招隐昔尝吟桂枝。
江山骏奔来笔下,疑有神助非人为。
公馀退客醉经史,底用红裙捧玉卮。
凌云未读相如赋,解颐共听匡衡诗。
讵容陶令赋归去,且效谪仙歌别离。
手题六纸勿轻示,把玩自足娱安期。
千篇政恐雷电取,数仞不许门人窥。
何当筑坛拜诗将,一看横槊英雄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对好友陶几道观洪积仁诗编的次韵之作。诗中,陈棣赞赏洪积仁深藏不露的才华,如同令尹韬略,其诗歌逸韵超群,担心被后辈轻易识破。他以剡藤敲冰比喻积仁的创作过程,如琢玉板般精细,又提及月兔般的才情自然流露。诗人强调积仁的创作灵感不仅限于梦境,还曾吟咏桂枝,表达招引隐逸之志。
陈棣认为积仁的诗歌犹如江山骏马,一泻千里,仿佛神助而非人力可及。在闲暇之余,他们一同研读经史,不需世俗的繁华陪伴,只愿沉浸在诗的世界里。他提到自己未读司马相如的华丽辞赋,却能与友人一起欣赏匡衡的质朴诗篇,享受其中的乐趣。
诗人感叹,即使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也愿意效仿李白的离别诗风。他提醒洪积仁,他的诗作珍贵无比,不宜轻易示人,只有把玩自得,才能长久地自娱自乐。陈棣甚至想象将来能筑坛拜洪为诗将,目睹他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赞美了洪积仁的诗才,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